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谭利华:指尖划过的音乐时光
//www.workercn.cn2017-08-15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3.为一事来,做一事去

  乐团指挥不比一般演奏员,他对一支队伍的气质、文化之形成至关重要。当人们说起一个乐团时,常常同时说起台中央那个执棒的人。提起柏林爱乐乐团,人们想起卡拉扬;提起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人们想起穆拉文斯基。一个指挥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融入上百人的指端,需要耐心,也需要时间。如果脸还没认全,就匆匆跳到另一支出价更高的乐团,那么指挥台就只是一个功利的跳板与镀金台。

  从上世纪90年代初那个毕业生唯恐避之不及的散摊子,变成第一个与EMI唱片公司签约的中国乐团,北交走过的每一枚足迹,都嵌着谭利华的名字。

  一切步入正轨。但谭利华的气,其实没喘匀几口——他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关于古典音乐,他还有好多力气没下。

  作为中国乐坛最活跃的指挥家之一,谭利华开始致力于交响乐的普及。除了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数十场演出外,他每年都要率团走进学校、进军营、进厂矿,举办专场音乐会,曲目皆是通俗易懂的世界名篇。

  “这么个演法,不挣钱吧?”经济人的本能,让人不得不替他算笔账。

  “不是不挣钱,完全就是赔钱。”他比谁都明白。

  古典音乐,本就是阳春白雪的小众嗜好,赔钱去“布道”,在人看来无异于一意孤行。但懂的人知道,他这是在完成李德伦的遗愿。

  “李先生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普及交响乐。”隔着30年的时光,谭利华还记得跟随李德伦走过的上百场演出。“大到万人礼堂,小到几十个人、几个人的小教室,他都在不厌其烦地讲,讲交响乐对一个人的性情多么重要,讲接受美的享受对一个民族有多重要。”

  都说浸泡在音乐中能陶冶人的情操,但具体怎么个“陶冶”法儿,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

  接受采访的前一周,谭利华见了他多年没见的发小。发小总觉得面前这个三句话不离音乐本行的人,怎么看也不像当年打遍周围无敌手、而且“专挑没人的高粱地里狠揍,绝不给对方留求救机会”的谭家老三。

  音乐之美雕琢性情的宗旨一脉相承,但跟李德伦靠脚力推广不同的是,谭利华很清楚,普及交响乐,归根结底是要靠专业化的团队运作。

  2007年,国家大剧院建成。那枚横卧在天安门西侧的蛋壳,成了全国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这让谭利华看到了新的可能。

  剧院是建成了,但怎么去运营中国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怎么管理近10万平方米的展厅,谁都没经验。

  建院后的首场交响乐,谭利华执棒,两天连演两场。第三天,没有演出安排了,作为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谭利华又去蛋壳里转了一圈。进了空无一人的候场室,拿手指在桌子上抹了一圈,把工作人员叫来:“观众看不见的地方,也是大剧院的脸面。你开门迎客了,就得拿世界级标准要求自己,不把细节做到极致,就配不上国家表演艺术最高殿堂的身份!”一如既往的不客气——他的指肚上,蒙着一层细密的尘。

  “我只说了一次,他们再没出过那种疏漏。”

  “专业、规范、细致。”整整10年的合作后,谭利华对大剧院的评价浓缩成6个字。谭利华很在意演出地点。在他看来,国家大剧院远不止是场地的提供者,臻于细节的服务,能让更多人在欣赏交响乐中收获切实可感的享受,让人愿意走近交响乐,才能让管弦乐的旋律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传扬,接近他“普及”的初衷。

  “为一事来,做一事去”——这话原是黄晓同的座右铭。20岁出头第一次从黄先生那儿听到这8个字时,它们就牢牢焊在了谭利华心底。以准确的手势诠释每一小节,让古典音乐走进更多人心里,是他前半生最清晰的线索。

  除了北交的艺术总监,紧跟在“谭利华”名字后面的头衔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尽管这些身份意味着开不完的会,聊不完的座谈和签不完的文件,但它们仍然远比一个“指挥”更具备世俗意义上的诱惑与亮度。

  问他最中意哪一个,他的回答并不出人意料:“只有走到台口时,那个我才是真正的我。”(王昱)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