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谭利华:指尖划过的音乐时光
//www.workercn.cn2017-08-15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2.没有规矩,不成交响

  北京交响乐团的人都知道,1991年,是李德伦的一句“你去国外,是锦上添花;留在这儿,是雪中送炭”让谭利华把威尔士大学的就读手续压在箱底,开始在北京交响乐团简陋的排练室里拿起了指挥棒。

  但鲜为人知的是,同时被收起的光鲜出路,是一张中央乐团的指挥聘书,它至今躺在谭利华的抽屉里。落款年份,1991年。

  不到40个人、一年20来万的经费、两只手就能数过来的演出场次,谭利华知道自己接了个烂摊子。

  说上世纪90年代初的北京交响乐团“默默无闻”,其实不够恰当,它经常被音乐院校的老教授们挂在嘴边。当学生露出懈怠、敷衍、潦草的苗头时,最有效的厉声震慑就是一句:“现在不好好练,等毕了业你们就去北交!”

  治,就先从这慵懒闲散、参差不齐的人员治起。谭利华首创了“拉幕考”的方式,他找来七个评委,韩中杰、黄飞立、李德伦……个个都是音乐圈里响当当的名字。从全世界交响乐团都考的曲目困难片段中抽题,拉上幕布,现场演奏。规则也简单:扣掉最高和最低,取平均分,过了80分留下,不过走人。

  这幕一拉不得了,不仅把团员的面孔挡住了,也把递条子、走后门的心思统统挡在门外。气急败坏的落选者,开始对这个砸了自己饭碗的新总监进行花样百出的报复。有人从深夜11点开始打骚扰电话,一小时一次,锲而不舍地搅和着谭家人的睡眠,有人直接发出人身威胁与咬牙切齿的恫吓。

  谭利华不吃那套,大幕拉下,就再没收起。通过选拔进了乐团也不能万事大吉,因为谭利华把“拉幕”变成了日常考核,3个月一考,不行还是得走人。

  翻起谱子的他,能细腻地捕捉到音节间每一处微妙的情绪变化,把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中每一丝兴奋、猜疑、嘲讽、仇恨变成指尖的动作。但在是非与好坏的问题上,他简单又大条。

  “好就是好,错就是错,没得通融,音乐也得讲规矩。”

  规矩,一个自带严肃刻板属性的词汇,好像天生跟艺术不沾边。人们不吝以最大的宽容与耐性,溺爱着恣意随性的艺术家。唯恐框框多了一点,束缚了手脚,让那些敏感的灵魂庸俗起来,但谭利华不这么认为:

  “乐团就像台机器,里面每个小齿轮都必须合格,这机器才能运转起来。德国交响乐为什么那么出色?这跟德国人骨子里对秩序的尊崇、对规则的敬畏绝对有关系。”

  当兵出身的谭利华,信奉“军事化管理造就高手”。他给北交立了一堆规矩——排练时不许迟到,手机不许发出声响……谭利华知道,这些“不许”本身不新鲜,但空有一纸约束,谁都不会拿它当回事。对规则的敬畏,只能在为失范付出代价的痛感中慢慢磨合。于是,每一条“不许”后,谭利华标注了明确的价码。失了规矩,对不起,罚款,再歉意满满的表情也没得商量——没人敢提出异议,这跟行政职务的威严没关系。这位年轻的团长向自己开刀时也没手软,尽管那声短信提示淹没在音符中,根本无人察觉。

  2001年至2009年,谭利华先后四度率领北京交响乐团赴欧洲巡演。每次出国前,他都先把规矩说清楚:“说几点就几点,晚一分钟我都不等。误了车,你自己想办法去音乐厅。误了机,你自己掏钱买国际机票。”没人觉得谭利华在拿狠话吓唬谁,在纪律的问题上,他不懂通融。

  北交的秩序,是与其对作品的理解与演绎一同走进世界视野的。当他们第一次带着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在著名的林茨布鲁克纳音乐厅亮相时,欧洲媒体如是说:“阵容庞大的北京交响乐团无论在人员素质、演出状态、指挥与演奏员的配合,还是音乐表现手法的变换以及艺术造诣方面都表现出一流的专业水准,不愧为亚洲最棒的交响乐团。”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