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朱晖:闯入西方乐坛的华裔指挥家
//www.workercn.cn2017-08-03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印 象

  他是指挥界的

  “亚裔三杰”之一

  上世纪60年代,一批亚洲指挥家崭露头角,出现在世界乐坛。其中朱晖是绕不开的名字,他与祖宾·梅塔、小泽征尔并称“亚裔三杰”,但他在盛名之下异常低调,所以大师光环多了几分朴实和含蓄。

  7月初的一天,记者走进天津交响乐团排练厅。指挥台上朱晖的背影,一点儿不像八十多岁的人。他带着温和的笑意上场,手臂有力地挥舞,富于力度又精确潇洒。在休息室,这位八旬老人谈起音乐,仍充满激情和活力。

  他出生在一个沉浸于东方伦理的华人家庭,对东方优良传统价值观刻骨铭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使他树立了音乐理想,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敢于拼搏的性格。他又吸收古今中外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历史等知识,融汇到音乐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指挥风格。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低调时,朱晖说自己一向是实干派,实力够了,名气会随之而来。1955年,他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曾赢得该院两项指挥大奖。之后游历世界各地,声名远播欧、美、亚乐坛。1979年,他应新加坡政府之邀创建新加坡交响乐团,任音乐总监。经过他多年辛勤培育和苦心经营,新加坡交响乐团终于成长为亚洲一流、享誉世界的杰出乐团。曾有伦敦媒体对他的指挥艺术评论说:“他触摸到了音乐的灵魂。”

  朱晖的普通话带着些许福建口音,说到专业词汇时会穿插些英文。这得益于在英国读书时,父亲要求他每周用中文写一封信回家,坚持下来,中文丝毫没有退步。

  朱晖的妻子叫阿历珊达,是希腊一所大学的考古学家。对于妻子,朱晖充满感激,直言“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人”。现在演出之余,这对恩爱夫妻有时会到英国看看孙子,有时在雅典乡下家中欣赏爱琴海,享受夏日暖阳,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妻子一直让我把人生经历写成书,但这些事对我而言好像上辈子的事。你们愿意听,我也乐于分享,但不会主动说。如果人生重新来过,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仍会选择生在这样的家庭,无怨无悔地投入指挥事业。”

  生活并非享受而是奋斗

  绝不浪费一分一毫,包括时间

  记者:您曾说过,事业上的成功首先归功于首任老师──父母的培养。据我了解,您父母并不是从事音乐工作的,您接受音乐教育也不比其他音乐家早。能谈谈父母对您音乐方面的启发吗?

  朱晖:我出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巨港,祖籍广东省澄海县。我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一个教英文,一个教中文。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父亲对外国古典音乐、中国民间音乐都有相当修养。每当播放外国古典音乐时,他会利用中外历史知识为我作讲解。他以中国古典诗词对照外国古典音乐,肖邦作品中凄婉浪漫的情感,很像李后主的“亡国之音哀以思”,都有一种生死之恋、国破家亡的伤感;莫扎特作品描写大自然的雄伟气势,很像李白的山水诗;舒伯特作品中流露的感情常有陶渊明作品中追求的“采菊东篱下”那种悠然自得。这些话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记者:他们是怎么发现您的音乐天分的?又是如何培养您的?

  朱晖:我五六岁时,妈妈带我到朋友家欣赏家庭三重奏音乐会。回家后,我从椰树叶做的扫把上抽出几根棍当小提琴,模仿大人拉琴的姿势,边拉边唱。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不久,父亲从新加坡出差回来,给我带回一把儿童小提琴。当时巨港很难找到提琴教师,父亲买来一本自学小提琴的英文书,按照书本指导我。

  为了测验我的听觉,父亲别出心裁,将我的眼睛蒙住,让我听汽车喇叭的声音来辨别汽车行驶的路线。为了鼓励我,父亲还在房间里挂了六位伟大音乐家的像片,加深我对音乐大师们的敬仰。

  11岁时,家人把我送到新加坡读华侨中学。16岁时,我通过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海外学生评鉴,获得第八级(最高级)文凭。父母又节衣缩食送我去英国学习。我深知父母付出的艰辛,所以给自己立下人生座右铭──生活并非享受,而是奋斗。

  记者:从小离家求学,对一个孩子来说很苦。

  朱晖:在新加坡的学校里,学习与练琴几乎是我生活的全部。我怕练琴干扰别人,就把自己关在汽车房,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刚到英国时我只会简单的英语,我一边摆着一本英汉大辞典,一边摊开书本,把生词翻译出来,再把句子串起来读一遍,天天读,不间断地读,持之以恒读完一本书,生词也就见少。我没有假日,也没有玩乐。同学约我去跳舞我都婉拒。我不会跳舞,说出来没有人相信。学音乐的哪有不会跳舞的?可那时我真的没时间学。我的生活也很节俭,自己煮饭,自己洗衣服,不抽烟不喝酒,绝不浪费一分一毫,包括时间。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