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毫厘之间方显英雄本色
//www.workercn.cn2017-04-30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分享到:更多

  徒弟眼中的“神人”

  “现在军机机加厂,最难、最后的一道工序,几乎都是文墨上,他技术好,心理素质好,很少失误。”付红安很得意自己的这个弟子。

  机加厂曾加工某型军机的操控系统。这个立体系统由8个面嵌合而成,每个面空隙、平面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的1/5,分到每个面上表面精度不到1/25,不能高也不能低。小于要求的公差,就会出现滑动、松动;大于这个公差就会发涩、发紧,从而影响操控性能。面对如此严苛的要求,方文墨凭手工就能完成。“最先进的数控机床,也达不到这个精度。”付红安如此评价。

  “再好的车也上不了珠穆朗玛峰,还得靠你的双腿;再好的机器也有盲区,还是不如你的双手。”方文墨淡定地说。

  一次,公司接手了一个价值上千万元的国外订单,如果3个月内解决不了技术难题,不仅订单告吹,中国航空企业也会在国际市场丢失颜面。

  方文墨和他的团队以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刻苦攻关,大胆创新,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为中国航空企业在国际市场加了分。方文墨设计制造的“定扭矩螺纹旋合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8倍,仅人工成本每年就为企业节约100多万元;他改进的铁合金专用丝锥,能提高工效4倍,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和材料费46万余元。

  方文墨练就的这些“绝世武功”使他在徒弟们心中成了“神人”。“第一次看到他干活,我都看傻了,原来钳工可以干成这样啊!”方文墨的徒弟杨国心说,从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要拜方文墨为师,成为他那样的工人。

  “我带出一个方文墨,可这小子带出了十几个。”付红宇说。

  方文墨在业内声名远扬。南方一家企业给他开出了48万元的年薪。虽然家里并不宽裕,方文墨还是谢绝了这份邀请。“我家三代都是沈飞航空人,我从一个‘半成品’成长为合格航空人,我的家在这里,根也在这里。”

  方文墨常说,精度决定高度。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他对自己提出的技术标准严格得近于吹毛求疵。学无止境尚需一生追求,梦比天高更要脚踏实地。只要心中有梦,逐梦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只有放飞梦想,才能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实现中国梦奉献青春和汗水!(文 摄 刘大毅 苏畅 本报记者 张毅 王议信)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