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曾海玲:用科研引领实践,用耐心等待成长
//www.workercn.cn2017-07-27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近几年,她则致力于小学生专题习作的深入研究。“在语文学习中,只有作文是没有教材的,老师教起来很吃力,我们希望通过习作教材的编写、习作内容的整合、习作要求的明确,使小学习作教学体现序列清楚、重点突出、教法明确、训练扎实的特点。”

  小学生专题习作的概念是已故天健小学校长陈金才根据习作教学内容无序和教法随意的现状提出来的,试图在遵循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寻求小学习作训练的序列和重点,指导学生围绕一系列科学有序的专题进行写作。曾海玲带领团队目前已经研究出了比较科学的小学生专题作文训练序列:比如,一年级的听记习作、动作习作,三年级童话习作,游戏习作等。她还梳理出了小学六个年级十二个专题共94个单元的专题习作内容、写作要点和训练重点。

  “未来我计划带领大家一共完成12册专题习作教材的编写,一方面填补目前没有习作教材的空白,同时惠及所有的师生,让老师不怕教作文,让学生不再怕写作文。”她说。

  耐心等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在曾海玲看来,在学习之外,老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自信的人生观念。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曾海玲考下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将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课堂内外,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在福田区“年度教师”的评选答辩中,曾海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她接手一个新班级,在课上点了一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她一说那个同学的名字,全班同学就沸腾起来,而且大家告诉曾老师,这个同学是不说话的,更不会回答问题了。曾海玲很快知道,这是一个被贴上负面标签的孩子,她马上告诉同学们,他只是以前不讲话,现在到了新学年,他会和大家一样正常交流。曾海玲耐心地和那个孩子沟通,鼓励他说话,但不管她怎么引导,孩子还是不吭声,到最后才小声蹦出几个音节。

  曾海玲没有灰心,她从此特别留意这个孩子,一有机会就和他交流,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重塑孩子的自信,并要求孩子的妈妈来接纳、拥抱这个孩子,通过学校和家庭一起努力,改变这个孩子的状况。在她的争取下,现在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可以在课堂上发言、回答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尊重、等待、呵护每一个孩子,用生命唤醒生命,让生命共同成长!”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