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上海高院执行指挥中心首批成员:扬帆起航
//www.workercn.cn2017-09-19来源: 人民法院报
分享到:更多

  平静中,自有汹涌

  生于1989年的陈颖颖是团队里最年轻的“小妹妹”,她性子活泼,坐在沉稳老练的瞿雅睛旁边,显得古灵精怪。但这个爱笑的小妮子做起工作来,高效又专业,说起现在的执行指挥中心,她显然很喜欢:“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又彼此相邻,埋头工作的场景非常契合指挥中心这个名头,一点都不像老派的办公室。”

  确实也不是办公室,相对于执行一线的工作来说,执行指挥中心的活儿有些“另类”。

  “执行是和人打交道。”张怡婧回忆自己曾经参与的一起执行案件,当事人双方均为年事已高的老人,一位89岁的老太太不小心把阳台上的砖掉到楼下,砸伤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就此提出高达30余万元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但老太太已失去偿还能力,这一情况让张怡婧感到颇为棘手。如果选择执行,那么失去偿还能力的老太太根本无法作出赔偿;如果选择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被砸伤的老爷爷还有可能获得赔偿吗?张怡婧与局里的领导讨论了一轮又一轮,怎么在维护审判结果的同时又让执行合乎人情?他们想到了与案外人沟通,最后终于争取到了老太太亲人的支持,经过反复调解,最终,老太太的儿子自愿支付了赔偿费用给老爷爷。

  “执行像一种艺术,要平衡各方心理,执行法官要洞察出案件背后的各种矛盾关系,然后合情、合法、合理地去执行案件。”张怡婧说。

  执行指挥中心的工作和一线执行工作截然不同,它不需要张怡婧冲在第一线直接参与执行,每天面对的是庞大的数据。但实际上,执行指挥中心和一线执行又是一样的,张怡婧他们每天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评价,来不断优化各家法院的执行力,给一线的执行法官保驾护航。

  常常与张怡婧交流一线办案经验的滕卓然对此深有体会,在以往的执行工作中,他曾碰到过扣押车辆被案外人控制的情况。

  “车辆通常不在自己法院管辖的范围内,有的案外人也不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在法官释明后,仍然有激烈的对抗。”滕卓然最头疼这样的情况,每逢这样的境遇,他只能向院里报告,然后请自己所在的法院增派法警。但由于是跨区执行,增援往往不那么及时,法官甚至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受伤。

  有了执行指挥中心之后,情况就不同了,跨区委托执行有了更便捷的途径,指挥中心只要一协调,就可以立即调动全市其他法院来增援现场执行的法官。滕卓然常常感叹:“如果当初有执行指挥中心系统,我们就可以向高院的执行指挥中心报告这一情况,指挥中心协调其他法院第一时间来增援我们,那多好啊!”

  这样的思考在每周的例会上常常发生,每次都会引发10人团队的热烈讨论。“我们虽然没有一线办案那么紧张,但琐碎重复的工作让我们学会了发现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唐良源笑笑。

  唐良源所说的“琐碎而重复的工作”其实就是指每天与数据、系统打交道。人民法院执行指挥管理平台、上海法院执行大数据平台、上海法院综合管理系统,一个个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转换成一张张精细分析的报表,这就是执行指挥中心最基础也是最日常的工作。

  一般来说,完成一张日报表需要6个人的分工协作:唐良源、王方、滕卓然、瞿雅睛、王磊、周俊丞分别完成执行预警、执行案款、跨省委托办理、窗口接待等数据;每个人完成数据统计后,汇总至王磊处,每天下午3点左右,王磊会准时将新鲜“出炉”的日报表发送给各基层法院。

  除了报表的制作,卷宗核查也是执行指挥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由张怡婧、张的日、陈颖颖3人共同负责。每次核查需要花费大约三周的时间,每人各核查7家法院,包括终本案件办理情况核查及执行完毕案件办理情况核查。所有的核查都在线上进行,通过电子卷宗的检阅,对照核查表格逐项填写。

  重复又精细的工作需要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而在这越来越细分化的分工中,最初的指挥组、协调组、综合组之间的壁垒已经不再那么分明,每个成员都互相补台,并且更加清晰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奉贤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处理大量文字工作的洪宁,现在已是执行指挥中心的“文笔担当”;经验丰富的“老将”瞿雅睛虽然不熟悉电脑操作,却擅长对上对下沟通,解决问题及时有效;研究室出身的唐良源和立案庭出身的王方,没有丰富的一线办案经验,但对文案工作有着熟稔与耐心,这帮助他们担负着日报表的重要工作;有着执行一线办案经验的滕卓然、张怡婧、张的日和陈颖颖,则肩负起案款与卷宗核查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中,还常常碰撞思想的火花。张怡婧说:“我们经常交流以往执行过程中对一些案件的处理方法,这些不同的处理思路会对今后的工作有启发。”

  交流、配合、帮助、提高……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在看似平静的工作中悄然形成。在实行AB角工作制的执行指挥中心里,如果一个人临时有事,迅速会有另一个人来接替工作,每个人都对彼此的职责分工非常明确。而在这种高效运行机制的背后,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在默默支撑,前端还有诉讼服务中心执行窗口在良好联动。

  周俊丞在借调到执行指挥中心前,一直在徐汇法院从事执行局的窗口工作。对于目前诉讼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周俊丞怀着极大的热忱,甚至在工作之余草拟了一份“执行事务中心管理办法”。

  “在执行指挥中心成立之前,当事人过来,我们无法做到当天答复,至少得等上三五天。中心成立之后就不一样了,沟通更快捷有效,更有针对性。可以说,执行窗口是执行指挥中心和执行局工作的连接,也是线上和线下的连接。”

  这样的团队协作有时也会让王磊产生一种熟悉感,让她想起过去长年的急救工作,想起抢救病人如同在与时间赛跑的感觉。

  “当时作为急诊科主任,我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个指挥中心,120平台和急救的关系就相当于指挥中心和指挥联动平台的联系。”王磊不禁笑出声,她感觉到人生中一种冥冥的微妙安排,急诊室和执行指挥中心,只是工作环境不同,工作机制却是相似的。

  在王磊看来,执行指挥中心就像是一张体检表,它不仅是上情下达的中转站,更是每天给法院做体检的智慧中心。细致入微的体检项目是执行指挥中心日益完善的功能,身处其中的成员们,虽然没有手握手术刀的紧张刺激,但在大数据的平台上,一支笔、一次点击、一场连线,同样是为执行工作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