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他用30年,将成都拍成“清明上河图”
//www.workercn.cn2017-05-01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前些年,望江川剧团的驻地被整体拆掉,附近建起了成都有名的高档酒吧和五星级酒店。

  “一个民间戏班散了,班主会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演员,组成新的戏班。”陈锦借用一句俗语说,“树挪死,人挪活”,戏班子要想生存,一定要着眼未来,不断开辟新的演出市场。

  为了拍摄戏班子里的日常生活,陈锦曾多次住进戏班,与演员同吃同住,与不少演员成了朋友。蓉艺川剧团的班主王亮便是其中一位。

  20世纪80年代末,陈锦已认识王亮。一日,两人在望江川剧团邂逅,久别重逢,寒暄了很久。王亮的戏班正在广汉金轮镇的包公庙搭台演出,便邀陈锦去“捧场”。

  台前,陈锦看见听戏的观众“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少说也有千把观众”,于是“咔嚓”一声,拍下了《吃茶听戏》这张照片。

  台上,70岁的老演员和3个小孙女同台卖力演出,陈锦觉得这是一个兴旺的川剧世家。

  台后,王亮的大女儿娜娜已化好妆,正等待上台。当陈锦问娜娜是否准备接手家族戏剧事业时,娜娜用了一种宣言般的口吻,不假思索地回答“打死也不学唱戏!”

  对此,陈锦感慨,“民间川剧演员们很努力,喜爱川剧艺术的观众也很捧场,但整个戏剧市场急剧萎缩,却是谁也无法回避的现实”。

  当旧“名片”逐渐消逝的时候,新的“名片”也正在形成。

  近几年,被誉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的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越发有名。经历多年改造翻修,这里的老街、老树、老屋已与过去全然不同,历史以另一种方式被铭记下来。

  井巷子的文化墙上,不少老照片以“二维半”雕塑的形式展现给世人。陈锦的不少照片也在其中。

  1998年,窄巷子里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个骑着三轮车的小菜贩,在巷子中吆喝。突然有人从背后喊了一声“买菜”,小贩听到后回眸。这一瞬间被陈锦就此定格。如今,这张黑白的老照片,一半被画在墙上,一半被做成立体浮雕,吸引不少游客拍照留念。

  “幸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人们更多地需要精神上的满足,开始关注和回顾逝去的美好。”陈锦说。

  景观、画册、明信片、宣传册、装饰品……陈锦的照片不断变换形态,成为传递老成都印象的载体。有时,他会伤感成都的快速发展“毁掉了一些东西”,他认为这是对文化的不尊重。“作为摄影人能做什么?就是用手中的相机,把这些即将消逝的东西留下来。”陈锦说。

  在他的记忆里,成都的老街道很窄,许多人家面街而居;一条丈许长的竹竿横街而过,从这家屋檐挑向那家屋檐,竹竿上晾满了刚洗过的铺笼罩被、内褂外衫。长长的铺外檐廊,宽宽的街沿,大小院落里的天井、院坝等,构成了绝佳的“共享空间”。闲暇之余,男人们在这些“共享空间”里喝茶下棋,会友聚谈;妇女们一边做些浆洗缝补类的手工活,一边拉拉家常;孩子们则恣意地嬉戏游玩,待夜幕降临,“逮猫”“摆鬼故事”等节目激动人心。偶尔,会听到打锅盔的师傅用擀面杖有节奏地敲击着案板,从远处走来。又或是补锅匠手拿一串铁片制成的响器,边走边甩,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虽然,这些记录在陈锦底片上的成都景象有点“土、老、破”,虽然被拍摄的百姓生活没有那么光鲜和现代。但是陈锦觉得,他所拍摄的照片能传达“正能量的情绪”,能唤起人们对过去的美好记忆。“当我们生活的地方逐渐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幸而有影像与文字记录着这些珍贵而濒临消失的市井与传统文化,寄托我们的乡愁”。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