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他用30年,将成都拍成“清明上河图”
//www.workercn.cn2017-05-01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坝坝戏 成都黄龙溪 1985年 陈锦/摄

  鸟语 成都 1990年 陈锦/摄

  摄影师陈锦

  扫一扫看H5

  扫一扫看视频

  执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师荀

  视频编导:汪龙华

  H5制作:中青融媒工作室

  文稿编辑:蒋韡薇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如果说,民谣歌手赵雷的《成都》用音乐给这座现代化都市涂抹了一层浪漫、文艺又略带忧伤的色调,那摄影师陈锦则用相机记录了这座川蜀古城最“俗气”的一面。他用30年时间,定格了成都人的“乡愁”。

  吃茶遛鸟的老大爷、乱糟糟的农贸集市、晾满床单的街道、古旧的门坊、搓麻将的邻里……翻开陈锦的作品,一股浓郁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锦开始拍摄家乡成都的市井人文。在那个唯美摄影风靡的年代,这条路无疑是孤独的、非主流的。

  “为何你的镜头只关注落后的生活状态,而不去关注正在发展的城市变化?”不少人质疑陈锦的拍摄动机,但他并不在意,坚持拍摄成都市井题材30余年。

  多年以后,陈锦的作品得到认可。他不仅荣获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还获得了巴蜀文艺奖、中国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等各种奖项,被看作是中国民俗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先驱之一。

  “我只看了几张照片就来电了……历史从容地在我们面前划过,他的图片锁住了。”同为四川人的知名摄影家肖全如此评价陈锦的作品。

  1983年的深秋,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的陈锦,第一次完整、仔细地欣赏了宋代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画中描绘的那些生动逼真的世俗场景,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脑海里浮起了很多儿时记忆。”

  从南门大桥跳水,到华西坝捞鱼虾,从武侯祠粘蝉子(四川对知了的俗称——记者注),到杂货铺“旋”(顺手牵羊)柿饼……童年的陈锦,曾有过一段整日嬉戏的快乐时光,而他平日接触的市井生活与《清明上河图》有几分相似。陈锦萌生了留住家乡传统市井生活影像的心思。

  大学毕业后,陈锦几经波折,成为四川美术出版社的摄影编辑。这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给陈锦带来诸多便利,让他更加自觉、主动地记录成都乃至川西地区的影像流年。

  最初的拍摄切入点选择了茶铺。

  “据清末傅崇矩《成都通览》载,当时省城成都市的街巷有516条,茶铺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铺;到了民国,人口不足60万人的成都,有茶铺599家,每天大约有12万人坐茶铺,更有‘一市居民半茶客’的说法。”陈锦说,茶铺就像是一个小社会,能反映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要了解四川、了解成都,就应该从茶铺开始。

  为拍摄到最真实的茶客状态,陈锦曾拿着“长枪短炮”在茶铺里“等镜头”,但总是进入不了茶馆的“真实”。后来,他转换身份,将自己从摄影师变成茶客,整日泡在茶馆里,买碗茶,与南来北往的茶友们聊事、看戏、摆龙门阵。还自费四五万元买了一台轻巧隐蔽的徕卡相机。

  没人觉得陈锦是一个拍摄者,也不甚在意他手中不时摆弄的相机。所以,他总能捕捉到茶客们逗鸟、抽烟、读报、掏耳朵等自在的状态。

  位于成都新开街花鸟集市的兰园茶社,是陈锦常去喝茶的地方之一。他在此盘恒十余年,不仅与当家堂倌“眼镜”颇为熟络,还渐渐熟悉了茶社里形形色色的茶客。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