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杨金华:13岁少年的坎坷从军路
//www.workercn.cn2017-07-20来源: 大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两次受伤,山中战斗险境多

  “父亲第一次受伤,是在参军两年后,被弹片伤到了腰部。”1940年,杨金华随部队向蒙阴、新泰地区转移,当夜,便在距博山县30公里的地方和日军交火,我军一边打一边撤离,终于成功突围,转移出去。那时已是夏天,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粮食可吃,只能吃地瓜干。一天早上,正吃着早饭,忽然机关枪响起,起初,我军以为是自己部队回来进行射击训练。可紧接着,炮弹就射了过来,大家才意识到是敌人来了,急忙向玉米、高粱地撤退。那次战斗,我军损失惨重,丢了一门小钢炮,还遗失了不少珍贵的资料。

  不久,日军又利用飞机在山上开始“扫荡”,在敌人的一次轰炸中,杨金华被弹片击中腰部。负伤的杨金华被送到陈家庄一户刘姓人家疗伤,每天用碘酒消毒伤口,三天换一次纱布,其间还要不时转移,躲避汉奸搜捕。后来,杨金华被送到部队医院,进行手术,取出了弹片。

  1942年夏天,杨金华得了疟疾。“那是一种怪病,先感觉冷,然后高烧,头疼得受不了。父亲说,他在中午最热的时候,穿着衣服走在院子里,还冷得发抖打颤。”上级领导看到杨金华身体状况欠佳,找他谈话说道:“在部队又行军又战斗,你身体吃不消,现在环境又这样恶劣,你留下,等病好了可以再调回来。” 

  10月的一天,在贸税局工作的杨金华接到命令,去甄家瞳开展工作,谁知碰上了日军大扫荡。日军一来,老百姓都跑了,村子里看不见一个人。当晚,杨金华提心吊胆地躲进一户百姓家的饭屋里。清晨,他出了屋子准备回单位。在回程路上,他发现前方有支部队,大约有50多人,一色灰军装,全都骑着马,还有几名女同志,有一位身披大衣的人看着像是领导。他刚想上前,跟着队伍一起走,可一想到我军是穿黄色军装,便没有贸然上前。

  就在这时,枪声响起,日军掀起又一轮“扫荡”。子弹四射,树叶哗啦啦响,被炸起的石头都能伤人。经过激烈厮杀,终于撕开日军围堵的口子。杨金华先跟着身着灰色军装的士兵突围,随后就碰到了八路军,他赶紧回到队伍。在突围的过程中,因山势太陡,不能行走,只能屁股着地向下滑,身边不时有石头滚落,甚至有马匹跌落。杨金华在滑落时,不巧撞到一块锋利的石头上,撞断了一条肋骨,伤着了肺。他强忍伤痛,根据记忆回到根据地,找到部队。后来杨金华才知道,那灰衣军队是东北军第57军111师师长常恩多的部队,他因不赞同蒋介石的反共政策,带领部队前来与我军一起抗日。

  历经波折重返部队的杨金华继续着自己的抗日之路……

   (本报记者 刘一颖)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