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红色的连队 热血的兵
//www.workercn.cn2017-07-27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猛虎红八连:

  番号变了信仰不变

  被授予“猛虎红八连”和“卫国模范连”的第77集团军某合成旅山步11连是1928年11月组建的红军连队,先后参加直罗镇战斗、淮海战役等战役战斗200多次。连队在战火硝烟中锻铸了“绝对忠诚、敢打必胜、团结奉献、作风过硬”的连魂。在红色血脉的浇灌下,该连屡建奇功,曾荣获上级颁发的“英雄连队”锦旗和被上级授予“挺进西藏模范先遣连”称号,1979年被原昆明军区授予“猛虎红八连”称号,1991年被军区授予“卫国模范连”称号。

  11连前身系鄂豫皖苏区黄安警卫队,曾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进军西藏等大小战役战斗数百次。在保卫边疆的一次战斗中,11连担任尖刀连,全连官兵勇如猛虎,连续作战10余小时,一天之内三战三捷,摧毁地堡火力点40多个,歼敌160余名,在敌防线上迅速撕开一道口子,为最终夺取胜利打开了通路。“猛虎红八连”由此得来。

  说起该连的英勇事迹,该旅政委徐俊如数家珍:1946年吕庄战斗,连队副指导员王树森号召战士们以“人在阵地在,绝不后退半步”的精神与敌白刃格斗,全连最后只剩下11人,但阵地却固若金汤;章缝集战斗,刚满16岁的八连战士吕登科一人牢牢坚守一个班的阵地,打退敌人20多次凶猛反扑,32枚手榴弹弹无虚发。

  “猛虎红八连”的“红”,既有他们身上传承的红色血脉,更有一代代11连官兵用青春和热血染红的连魂,就是敢打敢拼敢上的猛虎精神,勇往直前的先锋精神。在参加原师建制连竞赛性考核中,面对全师各单位遴选出的种子连队,11连官兵遇强愈强。二班副班长王举仁在参加五公里武装越野时脚趾骨折,毅然坚持跑完全程。正是凭着这种血脉传承的敢打敢拼敢上的猛虎精神,11连在参考的5个课目中,夺得3项第一、2项第二、总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平时训练从严从难,让“红八连”的训练一直稳居旅训练前列,官兵的战斗意志也在严格训练中得到磨砺。

  “面对‘敌’密集的火力压制,为何不惧伤亡发起冲锋?”连长简春的回答铿锵有力:“是猛虎就要在任何环境下不失猛虎下山的锐气!”“逢敌亮剑,勇猛出击”这是每一个11连官兵骨子里的血性,但对简春来说,这股子血性却来之不易。

  简春是该连第41任连长。刚到连队那会,工兵专业出身的他对步兵专业,特别是连排战术和战斗勤务方面几乎一窍不通,军事体能更是被甩“几条街”。面对11连厚重的历史,简春暗下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改变自己。虽然身为连长,但他把自己编入班排,跟着班长一起训练,不懂就问,把自己当成兵来练。

  2015年,连队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野外驻训场。简春将五公里越野当作重难点科目,每次训练自己带头装石块,一米不落地跑完全程。一次训练中,由于速度比较快,在冲刺的时候一下子摔出去两米多,膝盖当场就出血了。几分钟过后,简春的双腿才恢复知觉。眼看越来越多的战友因为他停下脚步,简春十分焦急,他挣脱战友的搀扶,重新加入到奔跑的行列。

  不久,连战术综合演练拉开了序幕。简春拖着伤腿,和战友一起强化训练了五天五夜。演练中,11连一鼓作气,取得实兵行动和实弹射击两项第一,总成绩位列全团第三名。

  初秋的西北高原寒意渐浓,11连的高地速降训练在昆仑山腹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海拔5100米的高山上,战士们要从地面落差达800米、坡度近90度的地方快速下降到山脚,高原缺氧和风向变化不定的旋转风,给习惯平原训练的官兵带来不小挑战。

  这些属于特种训练科目,又难又危险,为什么还要搞?战士们的回答再一次震撼记者,“明天你不知道仗在什么地方打,今天我们不实打实地练,拿什么来争当先锋?”

  茫茫戈壁滩,千里练兵场,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11连官兵传承传统、磨砺血性的熔炉。在传统步兵向新型步兵转型中,11连承担了旅步兵特战化试训任务,着眼练就过硬的特种作战技能。在实现由传统步兵向新型步兵转型中,11连正一步一个脚印稳步迈进。

  红一连:

  凝聚红色向心力

  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前身为湘赣边界的一支农民自卫军,跟随毛泽东同志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起义军余部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面对部队纪律涣散、士气低迷、思想消极、组织混乱的局面,毛泽东同志果断决定在三湾就地整编。1927年10月15日晚,在一间破旧的阁楼里,毛泽东同志带领该连6名新党员庄严宣誓。次日,成立了我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开创“支部建在连上”先河。

  仲夏,“红一连”“月评6名优秀党员”活动如期展开。党支部书记王玉光宣读完表彰名单后,6名优秀党员在激昂的连歌声中,走上前台披红戴花,并面向党旗庄严宣誓。

  临时搭建的投影幕布上,历史情景清晰浮现。毛泽东同志领着该连6名新党员宣誓。会场上充满了严肃认真的气氛,毛委员举起握着拳头的右手,亲自领誓:“牺牲个人,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洪亮、庄严的声音,在这间破旧的小阁楼中回荡。

  宣誓结束后,会场里活跃起来。同志们互相勉励,老党员谆谆嘱咐。临走时,毛委员又叮嘱各连党代表:回去后要抓紧发展工作,以后各连都要像今天这样,分批地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就是在那么简陋的环境下,毛主席亲自组织发展的6名党员,不仅之后无一叛党,而且陈世渠、赖毅等还成长为开国将军。至此,我军成立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就此开创“支部建在连上”先河。

  时代变了,处境变了,但是军魂永不变。指导员王玉光介绍,连队把听党指挥当作永恒不变的信念追求,当作负重前行的不竭动力。官兵们有着这样的行动自觉:党让干啥就干啥,而且要竭尽全力干好。近年来,“红一连”参加新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战斗力、首批维和步兵营赴南苏丹维和等重大活动,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并始终保持一颗红心永向党的忠诚基因。

  2015年,“红一连”52名官兵参加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在远离连队的非洲大地,他们和战友们坚持唱强军战歌、集体向党旗宣誓,组织生活每周雷打不动,筑起了一道牢固的思想“堤坝”。

  “‘红一连’比任何一个连队都更加明白,要把听党指挥体现在行动上。”旅政委段杰辉自豪地说,他们坚持发扬“支部建在连上”优势和红色优良传统,将重大节日吃传统饭、执行任务打荣誉旗、外训演习建流动史馆等传统激励形式融入日常工作,源源不断地为官兵训练工作加油助力。(本报记者 姜天骄 通讯员 张军 吴持巍 康克)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