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赵望云:“到民间去”
//www.workercn.cn2017-09-13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农村写生

  20世纪30年代初,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美术界乱象丛生,而就在此时,平静的水面泛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一位北方青年画家闯入画坛,他就是赵望云。

  1932年底,年仅26岁的赵望云带着天津《大公报》重托,“以绘画代新闻”,从北平出发,利用“记者身份在河北省境内旅行写生,每天在报上发表作品一幅,题材都是北方农村寻常百姓生活”。(张仃语)

  其实,与其说是《大公报》选择了赵望云,不如说是那个时代选择了赵望云。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的激励和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所带来的“普罗文艺”的影响下,当时的文艺界喊出了“艺术到民众中去”“艺术家应该走出象牙之塔,来到十字街头”的新口号。立于时代潮头的赵望云,为此确立了改造中国画的新艺术观,他要用自己的画笔直面人生、直面劳苦大众的现实生活。

  1927年,一直在北平求学的赵望云,因无中学文凭而未被国立艺专录取,索性发奋自学,迁居陋巷,改原名“赵新国”为“赵望云”,以此铭志。他走遍北平西郊的村巷、田间、路旁,终日观摩,或现场速写,或目识心记,摄取最鲜活的民间生活情态。处女作《疲劳》由此应运而生,画中一位农民在荒旱的田头倚锄而立,掩面喘息。

  此后,一批切中时弊的新国画,在赵望云笔下诞生。这些具有浓厚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美术作品让人耳目一新,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与新闻媒体的关注。

  1929年,赵望云更是与李苦禅合办“吼虹艺术社”,出版《吼虹画刊》,坚决提倡新国画。不幸的是,他们的艺术理念和表现方式被当局视为“破坏行为”,惨遭搜查,终致停刊。赵望云出走东北,继续在营口、沈阳、大连等地举办画展,影响日渐显著。

  而此前的这一切,都为这位画坛闯将的人生辉煌埋下了“伏笔”。

  从1933年2月12日至6月28日,《大公报》开辟了“赵望云农村旅行写生”专栏,连续刊载了15辑,包括:“由北平至束鹿途中”(10幅)、“束鹿县境旧历年之一般”(8幅)、“束鹿近郊”(7幅)、“由束鹿到枣强”(10幅)、“枣强县境”(6幅)、“由枣强到冀县途中”(7幅)、“由冀县到宁晋途中”(10幅)、“宁晋县境的民间”(10幅)、“由赵县到高邑”(9幅)、“由柏乡到尧山”(12幅)、“由巨鹿到南宫”(8幅)、“新河县境”(6幅)、“由新河到广宗”(10幅)、“威县县境”(8幅)、“自威县至清河”(9幅),共130幅。

  赵望云“终日坐着大车,夜宿小店”,历时三个多月,绕行冀南十余县境,真实记录着当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一张张近乎速写式的画作,笔调朴素自然,不粉饰,更不隐晦,当时中国社会贫困落后的状况,跃然于新闻纸上。

  范长江的“旅行通讯”与赵望云的“农村写生”成为那段时期《大公报》最能吸引读者的两个专栏,因为他们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真实面貌和苦难生活,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不久之后,大公报社把《农村写生》专栏发表的130幅作品汇编成《赵望云农村写生集》,于当年9月1日出版发行。赵望云在这部《写生集》的自序中立誓——

  “‘到民间去’的口号,无须再喊,但希望我们生在乡间的人们,走入城市之后,不要忘掉乡间才是。我是乡间人,画自己身历其境的景物,在我感到是一种生活上的责任。此后,我要以这种神圣的责任,作为终生生命之寄托。”

  1933年10月12日,身处天津的赵望云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叫赵亦云,冯玉祥将军的侍从室主任。

  “冯将军非常喜爱《大公报》上刊登的‘农村写生’画,天天从报上剪下来,贴在日记本上,并用了4个月时间为每一幅画题了一首诗。现在130首诗都已写好,派我把诗稿送来,请先生过目。”

  赵亦云的一席话让赵望云既兴奋又惊讶。这130首白话“冯”诗,与130幅“赵”画完美“合璧”。写实的画配朴素的诗,相得益彰。同年11月19日,根据冯玉祥提议,《赵望云农村写生集》再版时编入了这些题画诗,旨在让“泥水匠、瓦匠、木匠、铁匠,以及农夫和劳苦大众们都能一听就懂”。

  就是这样一本“烧饼大油条”式的“诗配画”,却深受读者喜爱,一版再版至数万册,破了当时的出版纪录。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位青年画家与一位爱国将军的传奇交往也就此拉开序章,传为佳话。

  1934年春,《大公报》第二次聘请赵望云与文字记者杨汝泉同行作塞上写生,共作画99幅,随后汇集赵望云画、杨汝泉文、冯玉祥诗,编辑出版了《赵望云塞上写生集》。

  1935年秋,赵望云以泰山地区民间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写生组画48幅,冯玉祥同样为画配诗,并亲笔隶书,刻于石上,以作永存。1938年2月,《泰山社会写生石刻诗画集》在武汉出版,冯玉祥请老舍为画集作序。序中写道——

  “冯先生同情老百姓,爱助老百姓,愿意替老百姓做事说话……恰好就有个生在民间、喜爱乡村的画家来帮忙。赵先生的山水画本来很有功夫,可是他不喜山水里那些古装的老翁,所以就在乡间细细的观察,深深的揣摩,要把活人活事放在图画里,以求抓住民间的现实生活,使艺术不永远寄存在虚无缥缈之间。”

  “白石翁画中有物,不爱摹古;望云画中有事,更进一步。而且,这个事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事又是这个世界的事。”1936年,《赵望云旅行印象画选》在上海出版,文学家盛成极为肯定赵望云画作中的“真实不虚”。

  “父亲从上世纪初以勃勃青春之朝气,以农村写生横扫当年画坛之颓气,以‘塞上写生’‘泰山石刻’显赫神州画坛,又投身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编辑出版当时仅有的《抗战画刊》近40辑,为民族解放作出贡献。”在纪念父亲赵望云百年诞辰的文章中,赵振川这样写道:“1941年,《抗战画刊》停刊后,冯玉祥将军要为父亲在政治部第三厅安排工作,父亲没有接受。当时,父亲只有30多岁,在这人生的转折处,他毅然放弃了食俸禄的优越生活,选择了北上西进,面向大西北这未知的处女地探索生活,开始了自食其力的布衣画家生涯。父亲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把能到祖国任何一个角落去写生认为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