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石鲁:不朽的美术精神(图)
//www.workercn.cn2016-04-19来源: 陕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画蒙生活为营养,生活藉画以显精神。

  画者观生活如赏画,才能使观画者如赏生活。

  画者观物当百看不厌,方使人观画一见钟情。

  生活事物有大有小、有主有从、有正有反、有偏有侧、有平有奇、有里有外,画者所受求全,所识方真,所画方精。

  生活之矿藏在人民心中,而勘察开采之术无它,唯在将心比心也。

  生活不仅供养艺术之原料,是创作之源泉,思想之燃料,更当是陶冶我之熔炉。画者不经过生活之锤炼,岂能去锤炼艺术。

  翻开传承了近1000多年的中国山水画史,翻阅古人留下的山水画谱以及前人所传下的经典山水画论时,不难发现,鲜少有专注于陕北风貌风情的画家。直至1940年,带着革命理想与救国真理的年轻美术家石鲁从家乡来到陕北延安。无古法可依,无画谱可寻,石鲁便深入民,深入生活,陕北在他的笔下,虽没有江南温文尔雅、烟云缭绕、溪水潺潺般的诗意之境,但却独具粗犷、苍厚、干练、豪放的西北风情。至此,陕北画成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由石鲁创建的“长安画派”秉持着他“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理念,从陕北出发,成为至今闪耀在全国画坛的一颗明星。

  开创陕北山水画创作之先河

  石鲁,原名冯亚珩,出身书香世家,因排行第九,顾有“冯门九子”之称。在新思潮中,石鲁阅读了大量关于鲁迅、巴金的文学作品,在艺术上崇尚石涛和八大山人的艺术风格,也就在这时,他自己的艺术观开始萌芽。“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石鲁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社会。1940年,满怀理想和艺术追求的石鲁奔赴陕北延安,进入陕北公学院学习,并在此时正式更名为“石鲁”。

  生活在陕北的石鲁,日渐萌生了用画笔记录陕北辽阔风貌的想法。这个选择在当时可谓是一个壮举。因为陕北高原的绘画技法在古人的画谱里并无详细记载,创作起来无古法可遵循,而其苍山如海,原驰蜡象的特殊地域性,对于画家的表现,也是一个难题,但是,石鲁对此并不以为然,他说:“生活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就会感到传统画法有些无能为力,需要创新方法。对传统要活用,比如表现陕北高原,古人的皴法没有合适的,这就要研究皴法的来源,在自然中寻找新的皴法,以自然的结构特定来提炼。”

  在此后漫长的创作期,石鲁始终遵循“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创作原则,通过常年在陕北的艺术实践,画了大量的写生画。在面对未知的笔墨表现时,他直接对景写生,上下而求索,摸索着新的表现陕北高原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学画先有二观:日观物,日观我。观物以探真,观我以通德,而后始可言美矣。物为画之本,亦像也,我为画之神,亦彩也。有物无我不足为通理想,有我无物不足以达真实,故二者当做辩证观,变化之美,即一加一等于三矣。”

  在寻求陕北高原的技法表现中,石鲁深研古人画理,加之以自然为师,后而得之。“陕北高原虽树少,但也有生气,它体现了大自然的力量;陕北人也和山水一样纯厚。”怀揣着满腔热血,石鲁的《转战陕北》《延河饮马》、《东方欲晓》、《南泥湾途中》等作品,以一种开天辟地的效应展现了陕北。而石鲁不拟古人而又似拟于人,拖泥带水的笔墨,则被后人称之为石鲁的“黄土高原皴”。而石鲁的不懈创作,不仅为传统山水画表现陕北高原寻找到一种特有的笔墨表现程式,也为传统山水画发展弥补了一个空白。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