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印正跃:在钢板上焊出1到2的精彩
//www.workercn.cn2017-08-10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他,让美国团队在豪华酒店连请三天客,就是为了“偷”技术;他,让行业老总争相“吃醋”;他,更让同事刮目相看,个个叫他“大拇哥”。他就是江苏神山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焊工印正跃。

  在进入位于江苏省阜宁开发区内的神山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之前,印正跃就职于连云港一家韩国独资企业,专门从事焊接培训、焊接工艺研发、焊接试验、焊接工人管理等工作,同时配合焊接工程师制定焊接工艺PPQR规程。在该企业工作的5年时间内,印正跃将埋弧自动焊焊接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的工艺参数,得到韩国企业的高度肯定,同时将该技术广泛推广到生产中去,培训出一大批埋弧自动焊焊接的技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0年10月,江苏神山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进入试生产,需要一批一流的焊工。通过行业的推荐,印正跃带着工人、带着技术来到神山支援,老东家连云港公司真是心疼的要死。当时,公司都是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手把焊,焊接速度慢,质量把控难,一来到神山的印正跃立即组织工人学习埋弧自动焊焊接理论,现场示范焊接、手把手培训工人,很快一大批埋弧自动焊高手出来了,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订单交货时间进一步缩减,公司的竞争力持续增强,印正跃也得到了公司的肯定,提拔为一车间的主任。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危机即转机!随着风电产业的异军突起,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风电产业链,市场需求量猛增,订单源源不断。以前的陆地小兆瓦风塔已饱和,现在主要是大力开发海上风塔。因海上大兆瓦的风塔建造,使用的中厚板较多,而埋弧自动焊接工作量占整个风塔制造焊接量的90%左右,工作的焊接工作量越来越大,为了抢占市场,必须提高生产工作效率与工作进度,双丝双弧埋弧自动焊焊接做为首选推广工艺,不服输的印正跃坐不住了,他知道这种工艺有现成的设备,但没有现成的技术,更没有准确的工艺参数。

  2011年,印正跃向公司领导汇报后,很快公司就将先进的设备买回来。光有先进的设备,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那也是一堆废铁。没有师傅,那就自己来当师父。

  不屈不挠,闯出一片天地。不服输的印正跃一头扎进了自己实验室,开始了双丝双弧埋弧自动焊焊接试验,并带领员工进行设备调试焊接试板试验。刚开始,刚起弧,后丝导电嘴就被前丝的高温烧坏了,无法使用,经过无数的试验,烧坏了无数个导电嘴后,印正跃发现,前丝、后丝导电嘴不能在同一水平线上,必须错开,这样导电嘴才不会受相互之间的高温影响,从后丝导电嘴的高度下手,从白天到黑夜,从0.1毫米开始调起,0.1毫米不行,0.2毫米不行,0.3毫米不行……又是无数次失败,并没有打倒印正跃。经过无数的实验,印正跃攻下这个难关,确定双丝之间高度必须错开至5毫米到8毫米之间,宽度必须在25毫米,小了,后丝导电嘴就会被前丝烧坏,大了,双丝焊道就不能在同一表面。

  成功不是偶然的。攻克了一个难关,又一个难关摆在印正跃的面前,双丝双弧埋弧自动焊焊接的电流、电压、速度是多少,电流大了,钢板容易烧穿了,电流小了,钢板又烧不透,达不到焊接要求。在温度高达1530度的焊接火光下,印正跃从增加1A电流开始,焊接一次打底焊后,查看一次表面成型,从1A电流到100A电流,又是无数次实验,他总结出电流与熔升的关系,即每增加100A电流,熔升增加0.8毫米。

  解决了一道又一道难题,并不意味着就能应用于生产中。由于钢板的厚度、形状不一样,焊接起弧的位置也不一样,又是无数次失败,又是1毫米、1厘米的试验,直到焊道表面成型平滑,焊接工艺试板成功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机械性能与理化试验,达到风塔制造规范的各项要求,印正跃终于松了一口气,并起弧位置参数确定为直径每增加1米,起弧位置偏移1厘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靠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点一滴的积累,印正跃将双丝双弧埋弧自动焊成功推广到海上风塔的生产工作上去,焊接速度从每分钟360-400毫米提升到每分钟460-650毫米,焊接工作量提高1.5倍,为公司培训出60多名优秀的焊接操作者,这些员工已分布国内各大生产制造企业。双丝双弧埋弧自动焊接的应用中,前丝采用直流90°焊接,大电流小电压,确保焊接熔深。后丝80°交流电源焊接,小电流大电压,控制焊接焊缝成型和焊缝宽度,并起到细化焊道材质晶粒,整道焊接过程中前后热能互补,也为整个焊接生产节约了电能,焊接过程比单丝焊接减少了焊接遍数,也节省了大量的焊接易损材料——埋弧焊剂。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2011年11月,美国技术团队来中国推广林肯焊接技术,在神山车间时,美国专家看到双丝双弧埋弧自动焊广泛应用于生产中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叹他们自己技术太落后了。他们的双丝双弧埋弧自动焊还在研究当中,比如设备中一个小小的漏沙嘴,还没有研制成功。印正跃在车间现场,为美国团队手工做了一个,换来的是在豪华酒店让美国人连请三天客,当然也被“围攻”了三天,给他们讲技术,教他们制作小配件。

  在专业技术的道路上,印正跃总觉得自己积累的还远远不够,表示将更加深入钻研专业知识,努力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成 绘 郑艳华 周永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