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王永志:放飞神舟(图)
//www.workercn.cn2017-08-01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王永志出席国庆60周年大阅兵活动,在天安门城楼上。

  2005年12月,王永志夫妇探望钱学森院士。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载人航天事迹报告团受到上海人民热烈欢迎。

  王永志在神舟三号转运现场。

  ■他说,干航天这一行,一辈子都提心吊胆。

  ■他说,我这辈子只干了三件事,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

  ■他感到最幸运的是:这辈子参与主持研制的6种新型火箭首发无一败绩。

  ■他最激动的是:用中国的飞船把中国人送上太空。

  ■他说,这辈子其实只想说一句话:能参与国家和民族几件大事是我的荣耀。

  ■他,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

  ■王永志简介

  王永志,辽宁省昌图县人。1932年11月17日出生。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1955年前往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攻读飞机设计和导弹设计专业,1961年毕业。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领导和主持过6种新型火箭的研制。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2年,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4年2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排名第一。同年同月,他还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1月,中央军委授予王永志 “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 荣誉称号。同年3月3日,中央军委向王永志颁发了一级英模奖章和证书。

  1.钱学森说:“就按他说的办!”

  1961年,王永志从苏联留学回国,正是中国的火箭航天事业上马之时,他被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工作。

  王永志说:“刚参加工作的十几年里,组织安排我参加了我国中近程、中程和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我有幸在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等老一辈著名专家的领导和悉心指导下工作,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1964年6月29日,中国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当时担任总设计师的钱学森激动地说,如果说过去我们还是小学生的话,现在至少是中学生了。正是在这次发射中,王永志引起了钱学森的注意。

  那是1964年6月底,王永志第一次走进大漠戈壁的导弹发射场,执行发射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任务。当时的戈壁滩骄阳似火,天气特别炎热。试验发射时,导弹射程不够,打不到预定目标。专家们想着怎样给导弹肚子里再多添加点燃料,可无奈导弹的贮箱有限,再也“喂”不进去了。正当大家绞尽脑汁一筹莫展时,一个高个子年轻人站起来说:“导弹发射时环境温度高,燃料密度就会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变化。我认为,要是把导弹内的燃料泄出600公斤,这枚导弹将能命中目标。”

  大家惊异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这个年轻的、在场军衔级别最低的中尉脸上。专家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不客气地说:“本来导弹内的燃料就不够射程,你还要往外泄燃料?”这个年轻人被晾在了一边。这个年轻人就是王永志。

  初生牛犊不怕虎,王永志眼看导弹无法发射,情急之下,想起了坐镇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钱学森,壮着胆子敲开了钱学森的房门。

  当时,钱学森还不太熟悉这个突然站在面前的年轻人,很客气地请他坐下,让他慢慢说。王永志汇报了自己对导弹内燃料的分析计算结果,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钱学森一边认真听,一边紧皱着眉头思考着,并不时向他提出问题。王永志充满自信的回答让钱学森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行,我看这个办法可行。”

  钱学森让秘书马上把火箭的总设计师找来,指着王永志对总设计师说:“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说的办!”

  果然,火箭泄出一些推进剂后,射程却变远了,连打三发火箭,发发命中目标。

  这种逆向思维法让钱学森记住了王永志,王永志的聪明才智得到了钱学森的赏识。在钱老的推荐下,王永志也有了更多的施展才华的机会。

  2.研制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火箭,他一个月体重减轻11斤

  1986年,被称作世界航天史上的黑色灾难年。一系列航天事故让世界火箭发射市场几乎瘫痪。卫星的制造商们想起了一年前曾被他们冷遇的中国火箭。一家美国卫星公司意欲与中国合作发射“澳星”。

  王永志等人以此为契机,向航天部提出,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研制大推力捆绑火箭,使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由原来的2.5吨提高到9.2吨,可以承揽用航天飞机发射的大型卫星,从而将中国的运载火箭推向国际市场。

  1988年12月14日,国务院召开会议,支持大推力捆绑火箭上马。用“长二捆”火箭发射“澳星”的方案最终得到了“准生证”。

  这时离美国卫星公司要求的“长二捆”的成功试验飞行期限仅剩短短的18个月。合同书上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写着:1990年6月30日前,捆绑火箭必须竖立在发射平台上。否则,取消合同,罚款100万美元。

  按照常规,这样大推力的捆绑火箭研制任务怎么也得四五年时间才能完成。这是一副空前沉重的担子,一头是研制火箭需要的几亿元贷款,一头是全新的技术加紧迫的研制周期。

  “机遇和风险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王永志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一院之长,当务之急就是让新型捆绑火箭精彩亮相在发射平台上。

  王永志向全院发出号召,带领全体研制人员闯过重重难关。18个月里,王永志和每一个参试人员都处于高度紧张和兴奋的状态,仅为捆绑火箭设计出来的图纸就有44万张,设计人员平均一人一天要画17张图。每一个工作现场都是昼夜不停地连轴转。

  18个月后,捆绑火箭巍然竖立在西昌航天城的发射平台上。可王永志却吃不下、睡不着,走进饭堂一闻到肉味就反胃,顿顿只能吃清一色的主食和咸菜,只好把饭端回宿舍吃,不到一个月,体重下降了11斤。他的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夜以继日围着捆绑火箭转,处理着各种技术难题。

  当时,火箭在发射场出现了推进剂泄漏有人中毒的紧急情况,王永志果断采取措施,排除了危险。

  1990年7月16日,大推力捆绑火箭直刺云霄,首发告捷,运载能力达到9.2吨,比长征二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几乎翻了近两番。

  王永志的心里也好像甩掉了几百吨的负重,顿时轻松愉快起来。几个小时后,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了饭堂,红烧牛肉的香味扑鼻而来,他端起大碗狼吞虎咽,好像这辈子第一次品尝到牛肉的香味。

  18个月研制出新型号的大推力捆绑火箭,美国人开始不相信地摇头,中国航天人以事实让美国人信服了。

  大推力捆绑火箭的成功为发射飞船奠定了运载火箭的基础。1999年11月,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在即。此时,已肩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重担的王永志“王大总”,站在发射场坪上,眯着眼睛瞧着昂首挺立的新型运载火箭头顶飞船,垂直运输,笑着对我说:“多好看啊!这种捆绑火箭的‘肖像权’应该属于谁呢?”

  王永志带领运载火箭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历尽艰难,终于使中国火箭改变了“一根棍”的形象。捆绑火箭的研制成功使中国火箭技术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