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这里是“情报站”“参谋部” (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6-16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这里是“情报站”“参谋部”

——记北京市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

  ▲市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接听12350热线。

  ◀工作人员来到市民身边宣传安全工作。

  北京市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通过12350热线电话,实行7×24小时人工受理举报案件,架起了一座政府和市民、企业之间联系的桥梁。

  中心定位于本市安全监管与执法检查的“情报站”,事故响应与应急处置的“参谋部”,以及安全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宣讲台”。据统计,七年来中心共接听市民来电41265个,接收举报案件13620件,经查属实5222件,发放奖励金108.83万元。

  收集举报信息

  是安全生产的情报站

  “可以说热线电话发挥了群防群治的作用,通过市民举报,提高了我们执法和监管的精确性,相当于在人民群众当中安插了无数的情报员。”举报投诉中心主任张鹏解释了中心作为安全监管与执法检查情报站的意义。

  在热线电话记录本上,记者看到,去年11月2日上午11点,12350热线电话接到市民张先生的举报称,平谷区一机电有限公司没有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申报,也没有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且拒绝出具职业病接触史材料等问题。

  “举报者是一名来自重庆的进京务工人员,因为工作的车间噪音非常大,耳朵出现问题了,想鉴定为职业病。”江华光是中心值守调度科的职工,当天,就是他接到的这通电话。

  虽然最终记录的内容清晰,但由于对方口音非常重,耳朵又不好,江华光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沟通十分费劲,对方最初根本说不清楚要举报的内容和自己的诉求。等了解清楚情况后,他给予了对方合理的建议。

  可是,张先生对见不到面的电话举报并不放心,挂了电话后就从平谷直奔市安监局。等他赶到大门口已经快下午1点了,他再次拨打12350电话,张鹏、江华光和几名同事一同接待了他。

  “对方情绪比较激动,一个快50岁的汉子,看到我们到大门口去接他进来,一下就哭了。”张鹏至今对那个场景印象深刻。

  由于错过了午饭时间,他们先把张先生接到了休息室,并给他泡了一碗方便面。张先生边吃边讲起了自己的事情。原来,除了张先生想鉴定为职业病,但公司却不给开具职业病接触史材料的情况外,他已从企业离职有两个多月了。

  “一方面没有了工作,另一方面身体也不允许再就业,他整个人都很迷茫,很无助。”江华光说,在沟通的过程中,他需要很大声的说话对方才能听得清。

  两个多小时的面谈时间里,中心的同事认真倾听,并且耐心地讲解相关工作流程和法律法规,安抚对方情绪。此外,张鹏立即与市安监局里的有关处室协调,把案件移交到职卫监督处处理。

  第二天,职卫监督处安排专人赶赴平谷开展专项调查工作,在查明事实后责令企业依法提供张先生的职业病接触史材料,并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

  “这样的事例太多了,这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日常工作。”张鹏介绍说,中心要求凡是12350接到的举报,各区安监局和相关处室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到现场进行执法检查,并给予回复。

  除了日常性的接听举报电话外,去年举报投诉中心还创新地引导市民开展定制式举报,策划开展了“您举报、我奖励、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专项活动。

  例如,今年1月12日起,举报投诉中心和宣教中心、职能处室共同策划了“您举报 我奖励 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12350烟花爆竹安全隐患举报专项活动”,通过活动鼓励市民主动查找隐患,举报奖励至少200元,最高奖励1000元。前不久,又启动了职业危害举报奖励专项活动,同样是给予举报者现金奖励。

  “我们配合市局执法重点,采取定制式举报的方式,突出隐患奖励的宣传,以此引导社会公众查找安全隐患,提高执法检查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张鹏说,通过不断创新思路,转变传统举报受理方式,变被动接报为主动引导,切实加强了违法违规行为的情报收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