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杨小龙:连续油管队上的年轻“元老”
//www.workercn.cn2017-05-2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创建“技术堡垒”“操作阵地”,储备大量技术人才,孵化出7支队伍

连续油管队上的年轻“元老”

中工网通讯员 孙继军 中工网记者 邹明强

  在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焦页81号平台,CT104队队长杨小龙给记者“科普”了一番。CT是连续油管或柔性油管的英文缩写,是井下作业的万能管。

  有书卷气的劳务工杨小龙,上衣口袋里总装着一个小本子,密密麻麻记满了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的“天书”。这位90后的连续油管队长,荣登过涪陵页岩气田200多支队伍劳动竞赛的龙虎榜。CT104是中石化连续油管第一支“国家队”,杨小龙就是这个队的“元老”。

  “为国家打工,我引以为傲”

  9年前,刚满18岁的杨小龙,第一次进入室外最高气温达60摄氏度以上的沙漠,从事地面计量工作。环境恶劣,一同去的20多个工友只有他一干就是三年,他工作过的43口井,有68%的井是高产井,其中8次刷新新疆施工纪录。

  杨小龙勤奋好学,随时把自己的疑问记在随身带着的小本子上,休息时再去找答案。“工作在路上,没有时间发牢骚,没有时间算计得失,更无暇这山望着那山高。”他参加的缅甸油气测试项目,曾受到缅甸能源部部长的点赞。回国后,当他面临着回新疆熟悉的地面计量队,还是去涪陵页岩气田参加国家示范区这个更具挑战的选择,他毫不犹疑选择了后者。

  没有技术,没有装备,国内没有一家做过页岩气水平井的连续油管“国家队”,这个偌大的市场一直被国外、民营企业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资源只能“用市场换技术”。

  跟着别人学艺,没那么简单。为了市场,外国师傅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老师傅可怪了,操作时你不能说话,别说提问,甚至你的眼睛都不能老盯在仪表上。”其他人大多喜欢上白班,杨小龙偏偏要求跟夜班,他发现夜班时人少,进出操作间的人更少。他装着若无其事,眼睛一刻也没离开过仪表上数字的变化,偷偷把变化记在手心上,密密麻麻。夜深了,杨小龙就主动顶班,让师傅休息。“师傅,那指针老是晃动!师傅,数字升了,为什么?”师傅困得不行,就迷迷糊糊地把要领说了出来。任职队长三年,他每月有21天在施工第一线,他所参与作业的井先后创下多项施工纪录。

  “为国家寻找能源是最好的身份”

  在缅甸时,工期完工,大部队撤了,他一个人留下来看守设备。另外三个人来自不同的单位,跟他一样留守。“小龙,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把看守设备工作交给你和我们?因为我们都是劳务工。”杨小龙也曾为身份困扰过,工友纷纷离职多是看重身份。

  “为国家寻找能源的人,这身份还不够吗?”一句话让大家振作了精神。上亿元的设备在杨小龙的看管下完好无损。这一年,他这个无身份的劳务工被评为公司的十佳员工,无差别福利让他看到了希望。

  有了缅甸5个月的动手经历,杨小龙已经把井下测试设备的原理了如指掌。在涪陵页岩气田的施工中,他能够对设备“听”出毛病,看出“故障”。每到设备的保养期,他都要求队里的员工拆、拍、装。他说,装不上,不要紧,按照每一道程序拍了照,依葫芦画瓢就不难,有了这个基本功,施工中才得心应手。2014年下半年,分公司组建了自己的连续油管作业队,杨小龙从副队长到队长,他先后创建了班组教育“技术堡垒”“操作阵地”,为分公司储备了大量的连续油管操作技术人才,由该队为母体孵化出的另外7支队伍作业井次占了涪陵页岩气田60%以上的工作量。

  “国家强大,我们更幸福”

  4年前的春节,杨小龙从缅甸罗德罗测试项目回国在老家逗留了几天,他跟外公聊起涪陵,老人家咂咂嘴,“你那地方我晓得,好久都没吃上榨菜了。”这是外公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去年秋,外公走了。 “其实也可以赶回去的,我是队长啊!队在,队长就在!”杨小龙说得直白。

  做石油人的妻子有时比做石油人还有几分酸苦。从缅甸回国,杨小龙匆匆地办完了终身大事。因为拍结婚照要花一天的时间,他决定下次回家补拍。就这样,杨小龙赶往涪陵页岩气田参加国家示范区建设。妻子从老家安徽到四川绵竹跟承包西瓜地的父亲生活在一起,女儿已经两岁半了。杨小龙承诺,等今年年底,涪陵页岩气100亿方建成,就去补拍婚纱照。他妻子说,丈夫是为国家寻找资源,这些资源是国家的动力,国家强大了,我们更幸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