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易孟林:我与公安法治文学不解之缘
//www.workercn.cn2017-07-10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易孟林责编的部分作品。

易孟林责编的部分作品。 

  一张“联络图”助他找到职业荣誉感

  初识易孟林,是在一年前的6月份。儒雅、热情,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那时候,距离本报《法治文化》周刊自2016年1月1日创刊只有半年时间。

  2016年5月23日,《法治文化》周刊刊登了王运声先生的一篇“创作志”栏目文章,详细介绍了由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国法治文化概论》的创作过程和幕后故事。这本书是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推出的关于中国法治文化的开山之作,对于本报《法治文化》周刊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和王运声先生不熟悉,当时这篇稿件的约稿是由部门同事通过在一次会议上认识的易孟林进行的。之后,我作为副刊部负责人,就主动前去拜访作为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法治文化概论》主编之一的易孟林,希望能从他那里获得一些办刊上的启发。

  除了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执行副会长这一社会兼职,易孟林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他是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文艺分社社长、编审,历任公安部群众出版社编辑,《啄木鸟》杂志社副主编、社长、法定代表人,群众出版社党委委员、社长助理,现代世界警察杂志社执行主编等。

  最近的两次会面是参加今年3月25日举行的公安题材文学作品《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的研讨会和6月24日的张策作品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的二楼会议室,作为两场研讨会的组织者,易孟林话不多,他总是忙里忙外地招呼着与会人员。

  “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了,做一个称职的公安法治文学编辑。”这是采访易孟林时,他发出的一句感慨。

  1985年,21岁的易孟林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现并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了公安部群众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与公安法治文学结下了缘分。

  从第一年在文学编辑室的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找不到职业方向,到第二年主动申请参加中央讲师团接受基层锻炼,那一年,他的“三观”受到极大触动。

  “云南一年,让我看到了人的不同生活境遇,我想我应该通过文学的点滴力量为社会做点事。”易孟林说。

  回来后,他的老领导、当时群众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王兰升给了他一本被他称之为类似于《智取威虎山》中“联络图”一样的东西——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手册。

  “手册上有很多作家,他让我到外地去约稿。我的独立组稿第一站去了山西。”易孟林说。

  在山西太原,易孟林认识了张平,他独立担任责任编辑推出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张平的《法撼汾西》。之后,《天网》《剑啸石城》《陈龙传》先后出版。四本书完成,由于工作出色,1993年,年仅29岁的易孟林被单位委以重任,出任《啄木鸟》杂志副主编。

  此后,他担任责任编辑的《孤儿泪》《抉择》相继出版。其中,《孤儿泪》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抉择》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建国五十周年十大献礼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并被改编为电影《生死抉择》。据介绍,在全国法律类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作品中,除了《抉择》获得茅盾文学奖,至今还没有第二部作品再次获此殊荣。

  经统计,易孟林策划并责编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百余部,如《一代跤王》《十面埋伏》等。

  一张“联络图”式的会员手册,开启了易孟林的文学编辑道路,他编辑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出版、获奖、被拍成电影……这不仅让他获得了工作上的成就,获得了一名文学编辑的职业荣誉感;同时,也让他认识到了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等研究机构的重要价值,为他今后积极参与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的有关工作点燃了内心的热情。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