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陆天明:反腐作品需要有思想深度(图)
//www.workercn.cn2016-11-1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今年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的第二天,陆天明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党要管好党’是牵住了解决中国问题的‘牛鼻子’”。陆天明说,文学是参与生活的武器,不是自我欣赏的小玩意,只有参与时代变迁、回应人民关切,文学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作家陆天明已经和“反腐文学”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苍天在上》《大雪无痕》到《省委书记》《高纬度战栗》,“反腐四部曲”小说及其同名电视剧令他的名字被读者和观众所熟悉。出于职业敏感,陆天明一直关注正在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党的十八大以后,他欣喜于新一届中央的强力反腐,从不放过每一个“大老虎”落马的新闻,他说,这既是一个文学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使然,也是在为新的创作积累素材。近日,本报记者就反腐文学创作等相关问题采访了陆天明。

  记者:作为一位曾发表了多部反腐小说的作家,您一定非常关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您认为,这次全会对您的创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陆天明:全会的报道和公报我认真学习了。我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战略举措,抓住了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必须解决腐败问题,作为执政党,如果不健康不正常,就难以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一切就都是空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真正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群众的心声。对我们这些从事反腐败题材创作的作家而言,又一个春天来了。

  20年前我写反腐败小说,社会上、评论界有不少人说反腐题材和时事和政治联系太紧,怀疑我的创作的文学价值。《苍天在上》刚问世的时候,有人预测这种作品的“热”不会超过3个月。但20年过去了,我的小说依然在不断再版,一再被读者提起,而当年那些热衷于描写小我、表现自我的作品还有多少人记得?正反两面的事实证明,文学艺术不能脱离生活、现实和大众,文学如果脱离了现实,回避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不可避免要陷入苍白,就不可避免被边缘化。

  记者:在创作中您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是否会感受到某些外在的压力?

  陆天明:是的。创作反腐题材的作品往往会遇到一些阻力。这是可想而知的。虽然党一再强调反腐永远在路上,并且希望广大党员和群众通过这种方式,依法投入到这场伟大的斗争中来,但少数官员仍然抱着“我来搞反腐,你们只要唱赞歌,写我们的好人好事就行了”的观念,并不希望广大群众和文艺家们投入到这场斗争中来。对反腐题材作品的创作仍然怀有戒意,心存疑虑,有意无意地设立种种禁区。基本上采取不反对也不支持、冷眼旁观的态度。但这样的阻力比起20年前要少得多了。即便在官员中,支持写反腐的也越来越多。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