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梁晓声:作文“关乎一个人一生”
//www.workercn.cn2017-07-05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 文 学 /

  1968年,19岁的梁晓声,初中毕业后已经停学了2年,便自愿报名从哈尔滨来到中苏边境线附近的瑗珲县,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批兵团战士。6年间,他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扛过大木,担任过小学老师、宣传报道员,还被借调到出版社当过编辑。这一时期,他开始创作,时有小说、散文在《兵团战士报》上发表。1974年9月,25岁的梁晓声凭着已经显露出来的写作才能,被复旦大学招收为文学创作专业的工农兵大学生。

  6年的知青生活,后来成为梁晓声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他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这是一篇神奇的土地》和1983发表的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是中国当代知青文学的代表作,梁晓声因之而成为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

  梁晓声的知青文学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流淌着青春的激情,充溢着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第二个是包含着明晰的历史反思态度,而这种反思又总引向个体的道德审问和道德确认。第三个是艺术境界宽广深邃,风格雄奇瑰丽。

  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写的是知青与暴虐的自然斗争的悲壮故事,其中又穿插着政治与人性、情感与道德的剧烈冲突。小说中,死寂的大泽“鬼沼”挡在肥沃的满盖荒原前面,从来没人敢涉过它。知青连指导员李晓燕代表大家向上级立下“当年开荒,当年收粮”的军令状,随后十几个垦荒先遣队员便冒着风雪出发了。先遣队凭着不屈的精神和青春的勇气,没有在沼泽、野狼和疾病面前放弃,探出了一条穿越“鬼沼”的道路,最终引领全连成功到达满盖荒原。春播的时候,“我们”在“鬼沼”旁竖起了一块石碑,纪念三个牺牲的垦荒者:死于疾病的李晓燕、葬身狼腹的王志刚、被沼泽吞没的梁珊珊。作品渲染了大自然神奇、荒蛮的力量,更张扬了一股不向荒野屈服的人类的崇高精神,由此显示了作者悲壮的英雄情怀。作品在人物性格描写方面充满张力。指导员李晓燕在极“左”政治的压力下,平时总带着一本正经的面具,却在无人的河滩上悄悄地唱起《九九艳阳天》、跳起墨西哥民间舞。“摩尔人”王志刚是“我”的情敌,他在情爱面前毫不相让,却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无私的情怀。“我”最初从道德立场出发痛恨妹妹梁珊珊未婚先孕,后来逐渐理解了她的真挚爱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显示了梁晓声文学精神的两个重要来源。他一方面继承了俄苏文学中的英雄气质,以之抵御人类所遭遇的种种苦难;另一方面他又吸纳了西方古典文学中丰富的人性资源,以之瓦解极“左”政治所造成的人性扭曲。

  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正面描写1979年北大荒知青大返城这一重大事件。小说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暴风雪将要袭来的夜晚,也是决定知青命运的关键时刻。这时,知青某团团部正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对待兵团总部下发的紧急文件。文件指示,为缩短从兵团到农场体制的过渡时期,确保春播,知青返城手续必须在三天内办理完毕,逾期冻结。这时,得到消息的800余名知青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团部,要求放行。于是,全团便产生了两组尖锐的矛盾。第一组矛盾在领导层面上。一贯偏“左”的团长马崇汉主张扣压文件,不向连队传达,实际上就是要阻拦知青返城。工程连指导员郑亚茹附和他的意见。团政委孙国泰、工程连连长曹铁强等人则坚决反对,主张为知青返城开绿灯。会议从下午开到夜里,一直僵持不下。第二组矛盾在知青层面上。一部分知青在骚乱不安中开始砸玻璃、拆门窗,有人甚至称黑乘乱抢银行。他们的行为玷污了自己的青春,受到了谴责。另一部分知青则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心为北大荒站好最后一班岗。曹克强、小瓦匠不顾生死冲进失火的物资仓库搬出手榴弹,刘迈克为了保护银行财物而被歹徒刺死,裴晓云第一次站岗,在暴风雪中坚守哨位而被冻死。小说结局是邪不压正,政委孙国泰代表团党委宣布次日为知青办理返城手续,知青们也以自己的热血维护了兵团人的荣誉。

  《今夜有暴风雪》尽管把历史是非都处理成个人自主的道德选择,以现在的后见之明来看,未免欠深入,但仍在如下三个方面取得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成就:在价值判断上,理解知青苦难、批判极“左”政治的历史反思立场,与热爱北大荒、维护集体荣誉的理想情怀抒写之间形成了富有张力的思想空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力量;在人物性格刻画上,点面结合,既塑造了曹铁强、刘迈克、裴晓云、小瓦匠、匡富春几个富有英雄气质而又性格各异且富有发展变化的知青形象,也生动地勾勒出北大荒知青的群像。纯真柔弱而又自尊向上的上海女知青裴晓云的爱情心理书写尤其细腻深入;在艺术手法上,雄浑悲壮的主调中又交织着婉约秀丽,叙事张弛有度、扣人心弦。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分别获得当年的全国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中篇小说奖。梁晓声的知青题材创作丰富广博,198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雪城》和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知青》亦是其中富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品。《雪城》关怀了知青回城之后的人生状况。知青题材创作中,梁晓声充分展示了自己富有集体主义色彩的理想情怀和蕴含着人道主义精神的道德追求。

  1980年代后期开始,梁晓声的创作转向为平民代言。这个主导倾向一直持续至今。他既眷注回城知青、下岗工人、进城农民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体会他们的人生艰辛,批评社会不公,也以善意的眼光发掘普通平民身上的人性美、人情美,同时也并不回避审视平民阶层的精神弱点。这种包含着自省精神的平民本位立场,不仅体现在他的虚构性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自传性写作中,以及他的评论性随笔中。他在散文《紧绷的小街》中说,因为不忍心让小贩们失去赖以谋生的方寸之地而拒绝去呼吁治理小区外的占道经营现象,尽管这种占道经营所造成的拥堵、不卫生给包括“我”在内的小区居民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这一点不忍之心,让我非常感动,看过后便久久难忘。他的《父亲》《母亲》《又是中秋》《兄长》《小姨》等自传性作品中所传达出的亲情、友情,更是他用以温暖人生的火炬。《父亲》获得了1984年的全国短篇小说奖。

  梁晓声既有广博的悲悯情怀,也有激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他在《浮城》等荒诞现实主义作品中,在《郁闷的中国人》等社会剖析著作中,分析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剖析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批判种种庸常之恶。他投向这个世界的目光既犀利又温情。当他剖析世态人心的时候,始终拒绝把自己神圣化,他视自己为平凡人中的一员,对自己的一念之失也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拷问。梁晓声的平民立场中有着坚定的道德担当。以他道德担当为使命的时候,就把文学性放在思想性之后了。

  迄今为止,梁晓声的创作已经超过2000万字,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宝贵财富。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