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冯玉萍:有尊严地从事钟爱的评剧事业(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4-14来源: 沈阳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懈追求:唱响《孝庄长歌》

  2014年,冯玉萍调入沈阳市文学艺术创作中心。2015年1月7日,冯玉萍艺术工作室宣告成立。冯玉萍工作室隶属于沈阳市文联,也是沈阳首个以评剧表演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的艺术工作室。

  冯玉萍工作室成立当日就宣布,将打造一部由冯玉萍领衔主演兼制作人的新作——新编大型历史评剧《孝庄长歌》。2016年7月12日,评剧《孝庄长歌》在沈阳首演。新剧首演,好评如潮。沈阳日报记者,著名作家关捷兴奋地评价:“高贵、华美、大气、动人,评剧能吸引那么多现代人,而且还能让人们流泪,足见主创之神功。”

  第一版《孝庄长歌》由沈阳市文联、冯玉萍艺术工作室与沈阳师范大学共同打造,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舞美中心协助演出。这个剧还成功入选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5年辽宁省委宣传部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5年沈阳市委宣传部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沈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

  第一版《孝庄长歌》主创团队汇集了全国一流戏剧人才,中国戏剧梅花大奖得主冯玉萍领衔主演,著名导演查明哲担任导演,著名剧作家陈国峰担任编剧,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王继厚担任舞美设计,著名作曲家徐占海担任作曲。强大的主创阵容为《孝庄长歌》高水准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冯玉萍认为,孝庄这一舞台艺术形象不仅要有历史感,还要有血肉、有深度、有审美新意。领衔主演现代评剧《我那呼兰河》之后,冯玉萍沉寂多年,她告诉记者,近年来一直寻求突破,力图创作出一部兼具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并且以女性为主人公的评剧新作。显然,孝庄是冯玉萍艺术生涯中遇到的“第四个女人”。

  尽管第一版《孝庄长歌》受到了普遍欢迎。但面对“第四个女人”,冯玉萍还想再度挑战自己,突破自己。

  2017版《孝庄长歌》由冯玉萍艺术工作室、沈阳演艺集团、沈阳评剧院联合排演。该剧通过“祝寿、定情、争位、献玺、三杯酒、鞭尸、魂归故里”等精彩情节,塑造了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清初政治稳定作出重大贡献的孝庄艺术形象,突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主题。除了评剧唱腔,冯玉萍在《孝庄长歌》中自如地运用蒙古长调,极具独创性与突破性,也让观众见识了一位老戏骨的非凡唱功。文艺名家仲呈祥充分肯定了该剧的艺术价值,他认为:“艺术是以质取胜的,不是以量取胜的,一部优秀的作品可以抵几十部、上百部平庸的作品。对《孝庄长歌》要抓住不放,精心打磨,让它从‘高原’真正走向‘高峰’。”

  再度打磨后的孝庄,形象非常饱满、厚重,很打动人。而说到对角色的把握和塑造,冯玉萍说:“我觉得孝庄最打动我的,是她那种为大爱舍小爱的精神。抛开一切来讲,孝庄她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人有的所有东西孝庄都有,但她把所有的这些都隐忍地放下了,成就了大清朝,辅佐了两代帝王,这恰恰是她伟大的地方。我在演的时候也是这样,我没把她演成一个‘女皇’,她就是个女人。我在排戏的时候,曾经有人这样跟我说:‘你是舞台上的孝庄,也是生活中的孝庄。’这是因为孝庄是母亲,我也是母亲;孝庄有的是大清国,但我现在有冯玉萍工作室,这就像我的一个小江山;还有就是,孝庄爱多尔衮,只可惜两人并没有如愿在一起,但在生活中,我遇到了真爱,这点我比孝庄幸福。”

  不忘初心:让戏曲艺术焕发新生命力

  不忘初心,振兴评剧是冯玉萍一直坚守的艺术信念。

  冯玉萍在舞台上塑造了多个经典形象,而在舞台下,她的身后也有三个杰出的女性,她们就是她的三位恩师: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筱俊亭和花淑兰。

  冯玉萍是花派的传承人,在花派艺术的传承道路上,她不仅自己悉心研究、不断实践,还通过多番努力创立了首个以个人命名的工作室,希望把老百姓喜欢的这个艺术流派发扬光大,创作出更多的优秀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她要像恩师花淑兰一样,去带领更多的评剧新人。

  冯玉萍说:“虽然我已经不年轻了,但我得好好传承评剧。目前我有十个徒弟,他们不仅有唱评剧的,也有唱晋剧、吉剧、辽剧的。”但冯玉萍还是表达了忧虑,“评剧演员有断档的危险,我最担心的是评剧艺术后继无人。”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评剧艺术,冯玉萍艺术工作室正在策划《孝庄长歌》校园巡回演出。在谈到如何让戏曲艺术在当下焕发新春,如何进一步在青少年中推广戏曲艺术时,冯玉萍说,如今,戏曲进校园成果已经初步显现。“我们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戏曲,但是否真的能起到传统艺术浸润童心的作用,我认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冯玉萍说,“我们的作品让孩子们喜欢,比让他们学更重要,喜欢才有可能学,所以‘填鸭式’的‘塞’给他们,效果不尽如人意。关键还是要看作品。”冯玉萍建议,儿童剧不能太笼统,应该把儿童剧细分成话剧、戏曲、音乐剧等多个种类,让孩子从不同艺术门类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以及西方文化艺术的魅力,他们才能更加知己知彼,才能成长为拥有文化自信的新一代,从而更好地珍惜、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怎样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戏曲,了解青少年儿童的审美需求和他们的心理很重要。”冯玉萍说。

  同时,冯玉萍工作室还做着一件更令人兴奋的事——将托尔斯泰名著《复活》改编成歌剧。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评剧表演艺术家冯玉萍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的不只是经济项目,还有文化项目、人文项目。中国文化一定要走出去,有一天,我们会把评剧作品《孝庄长歌》和歌剧《复活》一起推向国际舞台,两部剧同步走。《孝庄长歌》展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孝庄长歌》与歌剧《复活》组合,就体现了十二个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这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评剧的文化传承,让评剧艺术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我想,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我们的文化自信就应该体现在向世界输出更多的优秀的文化作品。”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