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费孝通的江村80岁了(图)
//www.workercn.cn2016-11-09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下一个“费孝通”在哪里

  在这次“江村调查”80周年学术纪念活动中,有学者认为,现在中国社会学缺的正是费孝通那股“野马”的劲。

  2015年,全国有85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学专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社会学也面临一个问题:难出“大家”。

  在纪念活动的分论坛中,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提出,现在社会学的研究,有过于精致化的倾向:在发表论文的压力和核心期刊标准的引导下,学者们写文章花的时间太多,但提不出多少真正的问题:“我们大刀阔斧还没有开始,这种精雕细刻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在之后的“费孝通田野调查奖”征文活动启动仪式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晖临提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中国的农村在中国,中国的农村调查在日本,中国的农村研究在美国。”

  北大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记录过这样一件轶事。他的好友薛涌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采访费孝通,最后一个问题是:“您认为中国再过多少年能出现一个您这样水准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思考了一会儿,说,50年。

  郑也夫认为,知人且自知的费孝通绝不是自负,而是对教育和文化氛围感到担忧。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演讲中,费孝通自己分析过几代知识分子的教育背景:65岁以上的一批,在抗战前完成大学教育,有机会受到各学科的基本训练。60岁上下的,大学时正逢战火,基本训练还可以,但外文差。45岁左右,解放后培养的一批,“专业分得太细,学生不可能有广泛知识,基础课不行”。1957年以后到改革开放前,学习时间太短了,或者没学什么。“他们受损害,我们应该同情。”

  方李莉曾是费孝通的博士生。她说,除了深厚的学养,今天的学者更难企及费孝通的是他的“大其心”。费老毕生的学术活动都沿袭了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致力于发现和观察最紧要的社会问题。

  匆匆两天的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80周年学术纪念会很快闭幕。不过从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赶来的学者和学生,并没有全部离去。

  南大学生的调查仍在继续。作为“江村访问学人计划”的首批学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孙飞宇为他们做指导。

  今年76岁的复旦大学刘豪兴教授,则像过去很多年一样,又住进了开弦弓村村委会的一个小房间。在完成了90万字的《开弦弓村志》后,他正致力于“江村学”的研究,同时与姚富坤一道又开始实施“江村百人口述史”项目,目前重点在做江村80岁以上老人的“抢救性”深访。

  江村调查,以及从江村开始诞生的一系列中国社会学本土性问题,未完待续,如同一本未完全展开的书。这正是费孝通墓地石雕的形象。在这本“书”后的一块大石上,刻着费孝通的一句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生命劳动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程曼祺

  (本文部分材料来自张冠生:《田野里的大师:费孝通社会调查纪实》,和李昇明:《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

  本版图片均由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第1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共7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