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费孝通的江村80岁了(图)
//www.workercn.cn2016-11-09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费孝通留下的江村名片

  两天的会议,议程满满。在短暂的会议间隙,几位北京赶来的青年学者,冒着小雨步行去了7里地外的江村——在2005年去世之前,他们的老师费孝通先生曾26次到访江村。

  如今,他的雕像仰坐在江村的荷花池旁,大手摊开,胖胖的身躯向着江村方向,笑得像尊弥勒佛。

  1936年,26岁的费孝通第一次来到这里时,还是个身材清瘦的年轻人。当时世上还没有蜚声中外的“江村”,这是费孝通在他著名的《江村经济》一书中为他田野调查的江南村落取的“学名”。它在现实中的本名是“开弦弓村”,坐落于太湖东南岸,有长久的蚕桑丝织历史。

  费孝通的姐姐费达生此时在开弦弓村开始了“工业下乡”。从日本留学回国后,费达生于1929年在开弦弓村成立了村民入股的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丝厂。

  姐姐的实践引起了费孝通的兴趣。1个多月的时间里,费孝通忙碌地观察着这个新旧交汇的小村。他带来的那个神秘的黑盒子——相机,成了搜集资料的得力助手。

  在当时拍下的那些黑白旧照中,开弦弓村以老旧的一层砖房为主,简陋的木桥跨河而过,家家门口停着一艘乌篷小船。全村的1458口人,很难完全靠农业养活,蚕桑和家庭缫丝业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由此,费孝通发现中国的乡土经济并非完全是小农经济而是一种“农工混合”的经济模式。要救助农民、复兴乡村,恢复和扶助受西方近现代工业冲击而几近崩溃的乡土工业和手工业,十分必要。

  这些想法后来呈现在《江村经济》一书中。费孝通留英期间的博士生导师,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对这本书评价颇高:“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江村经济》的英文书名——编者注)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80年后,这次参会的后辈学者见到的开弦弓村,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费孝通当年的设想。村镇附近,依然散布着许多小型民营企业,以毛衣加工厂和纺织厂为主。

  开弦弓村的农民已不再从事农业活动,他们把土地承包出去,每年收取租金,自己则到附近的工厂上班。一个有两个劳动力的家庭,平均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如今,全村人口已有2800多人。600多辆私家车,代替了昔时的乌篷船,成了村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当地官员透露,前几年,在吴江由县转区、太湖周边随之兴起开发热潮之时,政府有意使开弦弓村一带成为一个标本:不急于引进外来的工业园区,而是给本地的乡镇企业、民办企业更多空间。

  如今,“江村”已经成了开弦弓村的另一张名片。路边的小店也被命名为“江村超市”、“江村饭馆”。

  就在学术纪念会召开的期间,“江村调查”仍在进行中。20多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本科生正在开弦弓村进行实地调查。

  今年大四的吴睿是带着点“朝圣的心情”来的。作为一个见识过众多学者的中国村庄,开弦弓村的访谈成功率很高。当外来的大学生徘徊在村中街巷时,村民见怪不怪。如果哪个年轻人青涩地走上前,问一句:“您有空吗?”村民多半会欣然打开话匣子,侃侃聊上几小时,就像很多年前,他们的父辈碰上了年轻的费孝通。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7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