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罗敏敏:科学是我的快乐源泉(图)
//www.workercn.cn2017-06-30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不会为了迎合学术权威去改变说法”

  迄今为止,罗敏敏实验室已在《科学》《细胞》《神经元》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取得多项重要突破,而他自己最满意的研究成果,是提出了5—羟色胺为编码奖赏这一颠覆性的结论。

  在过去近30年中,整个神经科学领域都认为大脑的奖励系统主要就是多巴胺系统,多巴胺甚至成了奖励的同义词。罗敏敏通过实验发现,大脑内还有个平行的奖励系统——5—羟色胺系统。多巴胺主要和动机有关,而5—羟色胺主要和奖励的评估有关。无论奖励是否完全可以预期,都可以激活5—羟色胺,使人产生快感。对5—羟色胺系统的重新认识,可以更好地解释人类的诸多行为。

  但这一结论面临巨大挑战:在神经科学领域,过去的主流理论认为5—羟色胺是编码惩罚的。“我们是在冲击一个主流观点,双方已经争论了五六年。”罗敏敏说,他们重复了主流观点所依据的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

  “有人问我这样做是不是为了追求和别人不一样?其实我只是在诚实地对待数据。数据是这样,我的观点就是这样。我不会为了迎合学术权威去改变说法,也不会为了博眼球而标新立异。”罗敏敏说。

  尊重科学事实,是罗敏敏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竭力在自己的实验室营造的一种氛围。当学生的实验结论不符合他的预期时,他鼓励他们实事求是。他担心学生们会为了迎合他而刻意得出一些特定的结果——这反而违背了科学原则。

  “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环境”

  北生所在昌平,他每次去清华大学上课都要驱车一个多小时。但他说:“超级喜欢讲课,喜欢和学生交流的感觉。”

  “我的风格就是讲一些最新的东西、批判性的东西。有些本科生可能不太适应,他们希望我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但我会告诉他们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不清楚的。”罗敏敏说,他想让学生们知道,教科书是用来改变的。“认清现有知识的局限,才有可能去突破它们。我希望听过我讲课的学生之中,将来能有人把这些不清楚的问题解决掉。”

  我们跟随他到实验室,迎面感受到一股活泼、跃动的空气。他笑着问学生们:“你们真的在干活吗?怎么一个个看上去这么开心?”学生们笑着回答:“可能因为做实验太愉快了。”

  正在读博的林睿2012年进入罗敏敏的实验室,他认为学生们的“开心”缘于极高的自由度。“在这里,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问题,而且通常都会得到罗老师的认可。”

  自由不代表放任。在林睿眼中,罗老师最可爱的地方,在于他长年站在实验一线。“他特别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发明实验仪器。”林睿说,罗老师带领大家做了很多新的实验仪器,其中有一个可以戴在老鼠头上的显微镜,重量仅2.8g,比买的进口仪器好用多了。

  2009年进入实验室的张举恩正在做博士后,可亲、随和是罗敏敏留给他最深的印象。“他一日三餐几乎都和学生一起吃,在饭桌上就能和他交流各种问题。”张举恩说,找有些老师需要提前预约时间,到办公室里讨论。“罗老师给学生们的感觉更像是朋友。”

  在罗敏敏眼中,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总觉得自己花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时间还不够。”他说。

  努力做一名好老师,是为了整个团队能把科研做好,也是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科研。罗敏敏认为,现在最优秀的学生往往选择去读商科、法律,这是国内科研的一大遗憾。

  “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环境,找出更多的工作出路,从而吸引更多好学生加入科研队伍。”罗敏敏说:“也希望学生们能看到,科研是快乐的,科学会为一个人带来美好人生。”(洪蔚琳  赵永新)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