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梁建平:水墨咏叹活态黄河
//www.workercn.cn2017-09-19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3.

  他画的牛把人看哭了

  用水墨表现黄河、黄土地,成了梁建平最鲜明的艺术特征。他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艺术机构和藏家收藏,各种展览的邀请也纷至沓来。2004年,梁建平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水墨作品展,展出的作品都是围绕黄河和黄土地而作,其中两幅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时任中国美术馆理论研究部主任、美术评论家徐虹评论他的作品说:“梁建平在走向黄河源头寻找他的精神寄托的时候,已经把传统最有生命力的和最有活力的、能跟今天人们的感情线合起来的那部分东西找到了,而且通过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的确,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那时的梁建平已经通过水墨触及了黄河最有生命力的内在精神。然而,他自己却远远不满足于此,他不愿只做一个黄河边的过客,他说:“住在村民的窑洞里只能在炕上起草稿,要正式创作就得回北京家里,可有时到了北京,创作的感觉就没了。”

  就这样,2012年秋天,在不少人忙着在大都市买房置业时,梁建平却逆人流而动,在清涧县高家洼村置下十几孔废弃的窑洞,他决心在这里安家。

  清涧县,是著名作家路遥的出生地。高家洼村,是清涧县最贫穷的村子,也是毛泽东主席当年创作吟诵《沁园春·雪》的地方。这个村子坐落在古老的黄河边,群山环绕,相当偏僻,偏僻到什么地步呢?许多第一次来这里拜访梁建平的朋友,都差点被绕着山转的车子转晕了,下车头一句话就是:“怎么找到的这地儿?感觉都要转出世界了!”梁建平只笑不语,越偏僻,才越原生态,越接近真正的活态黄河。

  将窑洞简单修葺整理后,梁建平带着夫人,很快在修旧如旧的窑洞里安营扎寨。他像黄土高原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只吃两顿饭。“6点起床,先去黄河边、塬上转转,回来练字,9点吃饭,然后开始在炕上创作,一直到下午5点半,吃第二顿饭,晚饭后串串门、跟老乡唠嗑,累了就在炕头上伴着时隐时现的黄河水声入眠……”娓娓道来在高家洼村的日常生活,梁建平脸上是满满的惬意,他形容自己的理想创作状态,“像农民一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常年住在高家洼村,不问收获的梁建平却收获了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他看到曾经的农村乐园,逐渐只留下一孔孔破落坍塌的窑洞和一个个孤独的老人,担心再过20年,这些村庄文化会彻底消失。于是,他拿起画笔,记录村庄里给毛主席唱过歌的老汉、闭着眼睛说唱的盲人、负重前行的黄牛……2012年6月,这一批《陕北采风系列》和《厚土系列》作品,以“远去的村庄”为题在宋庄国画院展出,一时好评如潮。有人说,梁建平画的不仅是远去的高家洼村,更是所有都市人的乡愁。有人说,他的画像纪录片,冷静地叙述,却能掀起观者心中的潮涌。当然,更多的评价是,他已经把自己融入了这片黄土地,他和黄土地息息相通。

  梁建平确实和黄土地息息相通,他不仅熟悉村里的每个乡亲,甚至能准确地辨认出每一家的牛。“在村庄里,牛就是家人,熟悉了你就会发现,牛跟人一样脸有长有短,眼睛有大有小,每一头牛的胖瘦、高矮、毛色甚至眼神都有细微差异……”

  他的写生册里,至少有成百上千头形态各异的牛。其中最让他感动的,是邻居家的老黄牛。这头老黄牛每天都从梁建平的窑洞前走过,来来去去,每次路过都会抬起头望他一眼,而他也友好地报以微笑,再抓一把草料喂牛几口。几个月过去,老黄牛成了他亲近的朋友,梁建平几乎毫不费力地为这位“朋友”画了一幅作品。没想到,一位美国归来的女士看到这幅画时,看着看着竟潸然泪下。原来,这位女士曾经下过乡,画作中黄牛那生动传神的眼睛,一不小心就触动了她深藏内心的过往岁月……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