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梁建平:水墨咏叹活态黄河
//www.workercn.cn2017-09-19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2.

  陕北老汉说:

  “这才像我们受苦人!”

  1992年,梁建平从黄河边回到家乡,还没来得及梳理一路的收获,就不得不想办法解决债务问题,毕竟,家里还有妻子和正上小学的孩子。直到1996年,生活的重担终于轻松了些,梁建平毅然来到中央美术学院民间艺术系进修,两年后,又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高级研修班。

  在专业的艺术院校,梁建平曾想结合所学到的艺术理论创作一幅黄河长卷,描绘黄河边的人物百态。但他很快发现,画长卷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如何用水墨把黄河边的雄壮之气画出来。不同于西方油画给人的厚重之感,东方传统的水墨以写意为主,寥寥几笔,山清水秀便跃然纸上,飘逸而俊美。然而,正如艺术评论家贺疆所说,这种以个人情趣为主的文人画,“一旦面对黄土高原,很容易被那种雄浑悲怆、沟壑纵横的苍莽所震慑而不知所措。”

  那时的梁建平,每天都被这个难题困扰着。其实,以他早年的油画功底,完全可以用油画表现黄河和黄土地,但他骨子里带着一股倔强,总觉得作为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黄河,还是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材料表现更为合适。

  为了寻找灵感,梁建平再次出发了。从1996年开始,每一年,他都尽可能寻找那些还没去过的黄河村落,到村子里去看、去听、去感受、去跟农民聊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冬天,梁建平第一次用水墨触到了黄河的魂儿。那天,他独自一人在延川县刘家山村写生,朝西而坐,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又到傍晚,夕阳西斜,一束阳光洒在对面的山坡上,恍惚间,梁建平似乎眼花了,对面的山坡变成了一个老人,安静慈祥,好像他多年行走黄河遇到的那些老汉,祖祖辈辈守望在这片黄土地上……他摇了摇头,揉一揉眼睛,再一看,山又变回了山。可那一瞬间“山也像人,人也像山”的感觉,深深地印在了梁建平的心里。他拿起画笔,埋头苦画,半个多小时后,暮色已沉,梁建平《厚土系列》的第一幅作品初现雏形:乍一看,像一座黑压压的山,走近仔细欣赏,才发现画的是人,而那人的感觉,只需一眼就让人想起黄河的雄浑、陕北的沟壑。自此,梁建平的黄河世界,像是打开了一扇门。

  2000年,仍然是在陕北黄河边的一个村庄,正在写生的他手边没水了,一时兴起,便用焦墨画了一幅人物。

  所谓焦墨,就是不掺水的水墨,不掺水,自然就没那么流畅唯美,反给人朴素沧桑之感。梁建平原是随手而画,不料,旁边围观的老汉却连连点头:“这才像我们受苦人!”梁建平不禁为之一动:焦墨的枯涩,不正好与黄河边历经磨难的老百姓相契合吗?

  他想起了1991年徒步黄河时的一位老大娘,那是在陕北绥德县的一个村子。他们一行路过时,天已经黑了,这位老大娘见状,二话没说就让他们住下歇脚,还端来了热腾腾的饸饹面,梁建平给钱,老大娘坚决不收。第二天准备走时,他才发现,老大娘院子里的石碾上晒的都是土豆皮。原来,老大娘家存粮已经不多,土豆皮都得省着磨面吃,可即便如此,她还愿意给客人端上最好的吃食。

  当时,梁建平只觉得温暖和感动,如今,听了老汉的感叹,他觉得那位老大娘沧桑而淳朴的脸,仿佛与画作里的焦墨人物融为了一体。从此,他开始反复琢磨焦墨的技法,尝试用焦墨诠释黄土地上的老百姓。这一系列焦墨人物,如今已是他最具辨识度的作品之一。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