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于正勋:古建模型专家 百年技艺唯一传承人
//www.workercn.cn2017-09-08来源: 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举办个人展览

  沙盘还原“京城十六门”

  1995年,于正勋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退休了,他带着一身的技艺离开了职场。但对古代建筑的热情和对“样式雷烫样”技艺的执著,却丝毫没有减少。退休在家的于正勋开始研究老北京历史文化,琢磨着建造一套还原北京老城门的样式模型。

  “做老城门模型的想法在心里酝酿了很久,我一边找资料,一边找资源。”于正勋告诉记者,制作模型真的是既费钱又费精力的事情。他必须找到支持者,才能将想法落地成现实。

  这期间,于正勋特意买了一本瑞典人喜仁龙编绘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里面有过去各城门的数据,外国人测量城门使用的是米尺,可以直接“拿来”利用,着实让他省了不少气力。

  于正勋做的第一个城门模型是崇文门。资料和数据找全后,先画平面图,再拓到木板上做成底盘,接下来做城楼和箭楼,之后是周边铺舍等附属建筑,最后是城墙和花草装饰。一丝不苟地制作,精益求精地完善。之后每一个城门模型都如精心之作一般,被于正勋视为珍宝。

  直到1999年,最后一部分——“前门箭楼”完工,历时4年,16座比例为1∶200的古城楼模型终于大功告成。而制作过程之艰辛,于正勋不想过多渲染,他说:“没有什么比完成了作品更让人兴奋的,中间的再多苦,也都是值得的。”

  2002年7月,应中华世纪坛之邀,于正勋携此全部16件模型举办了个人作品展,产生轰动效应。北大侯仁之教授特意保留了一套模型的照片,他对新闻记者讲:“于正勋是样式雷烫样 这一民族瑰宝的守护者,是苦读求真知的人,是没有文凭的孙悟空。”

  挖掘整理“样式雷烫样”工艺,虽然费时、费力、费钱,且做起来枯燥无味,但于正勋却乐此不疲。这项耗费了他人生四十多年时光的传统技艺,让他难以割舍,他愿倾注毕生精力来传扬“样式雷烫样”的工艺,使之成为民族文化的财富。

  于正勋是一个痴迷于古建制作的手艺人,而非一个追求名利的商人。有一天,一位美国人找上门来,看到他制作的广渠门模型精致可爱,便出价1 万美元想把它买走。钱,于正勋太需要了,他为建“城”已欠债2 万多元。但他婉言谢绝了那位美国人的要求。他说:“我要造一座北京古城,留给后人,让后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增强爱国之心。”他把“老北京崇文区全貌”送给了原崇文区政府收藏。

  说起自己的得意之作,于正勋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他的得意之作不仅有“九州清晏”这样被圆明园永久珍藏的作品,还有京城16门模型、1949年崇文区全貌等颇具规模的作品,以及故宫角楼、颐和园大戏楼和万春亭这样别具一格的作品。

  随着一件件旧北京古建模型的制成,于正勋名声在外,有请他去讲课的,有请他去介绍古建筑的,无论多么忙,他也要抽空去讲,讲北京古建筑的伟大,讲热爱古建筑的意义。

  传承遭遇困境

  惋惜“老技艺”后继无人

  在制作古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于正勋还有一个惊喜的收获,他有机会了解更多老北京的建筑文化和人文文化。“我视这些历史资料为珍宝,认真整理和保存。”于正勋说,为此,他还写了一本名为《话说老北京城》的书,内容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北京城的基本面貌和部分京城老胡同、寺庙、会馆的相关文化。

  “书里的内容都是我翻阅大量历史资料,整理汇总而来的。”而可惜的是,这本书并未出版,于正勋只印制了几十本,送给朋友或有需要的人翻阅。而收到赠书的很多文化学者都表示,“这本书像一本工具书,可以让人最直观地了解北京城的发展史。”

  于正勋爱古建模型,将它视为毕生的追求。可是提及传承,他爽朗的话语背后透露着些许无奈。“社会在进步,有了更多模型制作工艺,样式雷烫样技艺显然是过时了。”于正勋无奈地表示,如今,根本没有人在学,作为第九代“样式雷烫样”技艺传承人,他可能是最后一个了。

  当然,后继无人是于正勋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他也曾经受民盟委托,举办一个下岗职工培训班,希望借此扩展下岗工人再就业的视野。当时的于正勋也在考虑技艺传承的问题,所以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开班。“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愿意来学,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发现这种技艺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学的人也就失去了耐心,培训班也就散架了。”对此,于正勋也非常无奈。

  “传承是件难事。”于正勋无奈地表示,对于这样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手艺,传承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于正勋感受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沮丧,在他多年制作“样式雷烫样”作品过程中,也曾负债制作,过过没有钱的苦日子。于是他理解,年轻人追求的生活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对这种日渐式微的老手艺,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话语间,于正勋仍满是无奈与惋惜:“老手艺真的要在我手里断送了。”

  如今的于正勋已经很久不再运用样式雷烫样技艺制作模型了,但家里精心制作的模型对他来说却依旧爱不释手,他常常把模型拿出来,用纸擦拭一番。望着自己的作品,于正勋的眼神里带着对古建筑的挚爱,对传承的无奈,对岁月的感慨和一生工匠情怀的百转千回……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样的技艺传承,凭借一个人微薄之力,恐怕难挽颓势。手艺的式微或许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处境。但是我们相信,这种凝结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人智慧和汗水结晶的精巧技艺,一定会在合理的保护之下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于正勋传承了样式雷烫样技艺,我们期待这一中华古建筑绝技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 孙妍 /摄影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