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徐艳丰:植根沃土的扎刻大师(图)
//www.workercn.cn2016-05-10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题图为徐艳丰作品“圆明园”。许涿 摄

徐艳丰(中)在指导儿女研习秸秆扎刻技艺。张玉宇摄

  河北省永清县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地势低洼,盛产高粱。高粱秆是当地人司空见惯的柴火、饲料或肥料,然而却有一位有心人,却用它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清秸秆扎刻的传承人徐艳丰,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徐艳丰出身于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专门研究古代建筑。耳濡目染之下,徐艳丰从童年起就对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五脊六兽”和对称结构产生了兴趣。

  11岁时,徐艳丰跟一位同乡老人学会用高粱秆制作工艺品,做些蝈蝈笼、走马灯之类的小摆设。14岁时,他在一部电影里看到了天安门,宏伟的城楼勾起了他的兴趣——能不能用高粱秆扎刻一个天安门模型?为了完成这个梦想,他时常不吃不睡,村里人笑话他,父母也认为他不务正业,但他没有止步,因为秸秆扎刻是他发自内心的兴趣与追求。用了三年多时间,天安门模型做出来了,一共用了70多万节高粱秆,繁复精美、栩栩如生,观者无不交口称赞。

  1982年,河北省跟日本长野县搞文化交流,各地广泛在民间收集文化艺术作品,准备以国礼形式送到日本。结果,徐艳丰的作品“天安门”脱颖而出,被作为国礼送给日本友人。从此,永清秸秆扎刻走出国门,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堪称中国一绝,世界无二”。

  当年,徐艳丰被邀请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回国之后,他对秸秆扎刻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一鼓作气,他用15个月的时间扎制了新作品“佛香阁”,最终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紧接着,他的扎刻作品“黄鹤楼”,赴加拿大参展并获奖。这一下,徐艳丰和他的秸秆扎刻艺术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他也更坚定了投身永清秸秆扎刻的信念。

  因为秸秆扎刻所需的秸秆不仅量大,而且要笔直饱满、颜色均匀,且有足够韧度,徐艳丰只把自家仅有的几亩承包地都种了高粱。为得到粗细不同的高粱秸秆,他和爱人在拔苗时会特别细心地掌握好株距。为了使高粱秆更坚硬,颜色更均匀,没上过学、不识字的徐艳丰还自己摸索出了一套高粱杂交方法——用东北和华北的高粱杂交授粉,这样长出来的高粱秆不仅更结实,而且更具韧性。徐艳丰给自己培育出的新品种起了个名字叫“铁秆高粱”。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为献上自己对国家最深的祝福,徐艳丰毅然决定要扎制“天安门全景”。可就在赶制过程中,他被病魔击倒,经医生检查,他得了尿毒症,而且是晚期。这位身为农民的扎刻大师,根本无法承担起昂贵的医药费用。“当时,我有好几次站在医院的楼顶上,就想跳下去。”徐艳丰说。幸而在当地政府和各级文化部门的多方努力和支持下,他获得了社会捐助,最终两次换肾,把生命延续至今。

  得病之后,徐艳丰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废寝忘食地投入艺术创作了。但他心中仍然放不下这门手艺,身体状态较好的时候,就会到几个大学的建筑系给学生位开讲座。徐艳丰说:“我做了两次肾移植,可以说是党和国家给了我新生命,我必须把永清秸秆扎刻这项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可是,由于秸秆扎刻学习周期长、难度大,完成一件作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也几乎没有年轻人能真正坚持学习下来。为了传承这项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艳丰的儿女接过了艰巨的使命,儿子徐健甚至在考上医学院后放弃了学业,从19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技艺。

  目前,徐健和姐姐徐晶晶经过十余年的磨炼,手艺已经日臻成熟,姐弟俩的大型古建筑作品,已经开始在国内外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姐弟俩表示,秸秆扎刻技艺要想传承发展必须有新人加入,他们非常愿望向更多年轻人传授技艺,使这项民间艺术瑰宝世代传承下去。

  人物小传

  徐艳丰,男,1952年出生于河北省永清县南大王庄。2009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清秸秆扎刻”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本报记者 王海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