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林开盛:焦墨画中的海南乡愁
//www.workercn.cn2017-08-28来源: 海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7月,林开盛干墨画展(亦指焦墨画)在海口骑楼老街展出,90多件作品题材全部都是老海口旧时城区风貌,骑楼、瓦房、老街、海滨、民居、五公祠等街景,呈现了一位老海口人对家乡的拳拳之心。

  画画记录思想与故事

  “50后”的林开盛看起来很讲究,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一身中式改良服装。他一直强调,“我不是画家,只是想为后人留点可见的回忆。”他是椰树集团的子弟,小时候常常在罐头厂的院子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宣传画,看得多了,便依葫芦画瓢。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物质生活还比较匮乏,报纸上、黑板上惟妙惟肖的漫画就足够我们看上一整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用绘画讲故事是一种潮流,再加上自己的大哥也在画宣传画,林开盛颇受启发,从6岁起,他就开始拿画笔记录表达自己的想法。

  “渠江水长又长,一个红星闪闪亮,少年英雄刘文学……”这首曾经被传唱的歌谣说的是新中国第一个少年英雄刘文学,也是幼年林开盛的偶像,他说自己的第一幅作品就是画刘文学。“画画一定要有思想,就跟写文章一样,要有弘扬正能量的主题。”

  从少不更事到如今已过耳顺之年,他笑称自己这一辈子唯一坚持的事情就是画画,并早早做了打算,“我要制定一个五年计划,用五年的时间画遍海南。”2015年,林开盛退休后,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画画,除了画展展出的老海口街景外,他下一步准备画海口的火山口、海南的农场、海南每一个市县的代表性建筑。

  “每个计划背后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含义,而不仅仅是为了画画而画画。”最近三个月,他一直在忙着画一幅19米长的巨画,想以一位老知青的身份献礼党的十九大,感谢党为老百姓带来了好生活。“我既是画者,又是见证者,见证了海南日新月异的发展。”

  焦墨画中的乡愁印记

  看过林开盛的焦墨画后,不少人认为画法很特别,与常见的水墨画不太一样,少了一些圆润婉转,多了几分苍凉厚重。林开盛说,中国画技法中讲究墨分五色,分别是浓、淡、干、湿、焦,焦墨画是一种古老的画法,用干笔浓墨而不借助于水的渗化作用的一种画法,其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效果,比较适合表现记忆中的老海口街景。

  林开盛的画桌前摆了许多闲置的毛笔,毛笔笔锋看着很干枯,因他每次作画前都要将毛笔上的水沥干,用枯笔渴墨细细打磨线条。“你数数这画上有多少笔,每一处景色都是我一笔笔画上去。”3年画了80余幅作品,每一幅都是他废寝忘食如匠人打磨器具般“磨”出来的。

  既然是画历史中的海南,那自然要做很多功课,林开盛称自己是将作画当成课题去研究,翻遍典籍去找资料、老照片,力争还原人们记忆中的海南。比如,组画《海口旧事》画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之间的海口风貌,即是依据一本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手工草图。

  “旧时的海甸岛风光秀丽、水系发达,连片的湿地滩涂、河沟,溪流贯通整个海岛,各种水鸟、蛇蝎、甲虫随处可见。”林开盛从小居住在海甸岛五庙。“旧时的海甸村男人大多从事出海捕鱼、码头装卸、木匠、剃头匠;而婚后的妇女基本上在家操持家务,闲时纺纱织布和织补鱼网。”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