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回忆父亲
//www.workercn.cn2017-08-31来源: 兰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父亲在世时,常吟“不问家事常如客,爱读诗文却学林”。父亲说:“上学时受几位国语老师的影响,十分喜爱文学艺术。但命运的小舟却载着他驶进了“树木丛林”。他常常感叹生活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而作为末子的我,也常常感到父亲的一生“不可思议”。

  父亲1936年去南京金陵大学上学,抗日战争暴发后,烽烟四起,“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南京金陵大学旋即停课,父亲便返兰州农校任教,教书之余,他们一伙青年依然为抗战宣传,曾组织参加“甘肃青年抗战团”。父亲曾在民革甘肃省委员会编印的《抗战胜利四十周年纪念专辑》上撰写的《顾颉刚与《老百姓》十日刊》记述到:“我回忆大约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初的一天晚上,我们(郭普、谷苞、李瑞徽)三人到贤后街45号见到顾颉刚先生,就开门见山地说明,我们想各人凑钱并募集经费办个通俗刊物,宣传抗日,唤醒民众,希望顾先生出面主持,我们负责筹办。我们与顾颉刚素昧平生,也无师生之谊,纯粹是慕名趋访,一见面就感到他是个平易近人的敦厚长者,他没有讲多少话,边听边首肯,没有任何疑虑,就慨然同意并答应每期可资助二百元……后经几次磋商决定成立“老百姓编刊社”出十日刊,由顾颉刚任社长并题署《老百姓》刊名;谷苞和我负责编辑等工作;邵恒秋承担封面封底的设计绘画事宜;兰州兴文社的刘景曦负责发行和财务、集资事宜;一九三八年一月正式出刊”。

  

  1940年金陵大学举校西迁在四川成都华西坝艰苦办学。父亲前去就读并完成学业于1941年毕业。毕业后,父亲回甘肃,1941年7月至1947年8月先后任甘肃省农业改进所技士、天水农业推广所主任等职,踏遍了陇东地区的山山水水,曾撰文《天水农推工作的“新攻势”》,刊登于1942年《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上。1948年秋,父亲奉调到张掖农校任校长。1949年王震将军率部西进,途经张掖,刚进驻张掖的那几天,父亲面晤了驻军某部政委王恩茂,并组织文教界人士与王政委座谈;后被选为张掖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特邀代表。张掖驻军成立农垦训练队,组织部队开荒种田造林,请父亲当教员;酒泉驻军也慕名远道而来,请他指导屯荒造林技术。西出阳关。坐在奔驰的车上,看到坚固的长城被岁月和风沙摧残得支离破碎,四周一片荒芜,同时也感叹于那些刚下战场的战士,兵甲未解便又投入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火热劳动之中,这不由得使父亲敬佩十分。在车上,他诗兴大发,口占一绝:

  战士解甲尽归田,稼穑维艰费钻研。书生无用偏多事,一路风沙去酒泉。

  中国科学院治沙队于1959年4月,在甘肃省民勤县西沙窝设立了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1961年父亲接到一纸调令,于当年11月2日携全家六口,离开张掖农校到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任学术秘书。从此以后,就开始了一生治沙造林的历程。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