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罗静:黄金水道上的“铿锵玫瑰”(图)
//www.workercn.cn2017-08-22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坝上锚地

  “爱操心”的“罗婆婆”

  罗静在同事中间有这样一个称呼——罗婆婆。这源于她的做事细致,“爱操心”,交代工作太“啰嗦”。

  李智慧是与罗静共事10余年的老同事,她开玩笑“抱怨”说:“每次她交班,总是留下一堆写得密密麻麻的小纸条,提前把下一班次的情况和安排都写好,我们要不这么做,肯定被领导批评,只好跟着她有样学样啦!”

  2015年年初,“罗静工作室”挂牌成立。工作室成员邹静2014年从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规划专业毕业,招录进入三峡局工作。她说,师傅罗静不但技术过硬,而且教徒弟从不藏私,回答问题不厌其烦,并且还乐于从年轻人身上学东西。

  提到女儿,罗静的心中既是“甜蜜”又是“内疚”。人的精力有限,繁忙的工作难免会“挤占”对家庭生活的关注,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培养了女儿独立的能力。可回想起那一次,罗静还是心疼地留下了眼泪:“有一次下了夜班,一早抱着女儿去打点滴,因为太累和她一起睡着了,一醒来发现药水输完,孩子的血回流了一大管。”

  这,就是一名“船闸人”,一名主动发展、追求卓越的“船闸人”!

  那一夜,过闸船只很少,在与一艘船舶进行完常规性对话后,高频通道突然传来了一段悠扬的旋律,在安静的指挥中心大厅中久久回响。因为是单向通话,罗静只能等待对方先切断。

  乐声落,对方问:“这歌好听的嘛?”。

  “蛮好听的。”

  “那我再给你放一首要得不?”……

  那一夜的旋律,最好地诠释了“船老大们”平日里的感谢,也带给了罗静最温暖的感动。

  何为工匠精神?在罗静身上,我们看到了7本厚厚的笔记留下来的“沉淀”,那里承载着匠心的“专注”;毛坯房中的孤寂与翻卷的书角背后,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一个“匠人”不断追求的精益求精;嘶哑的声音和那匆匆的脚步,是工匠精神中“用户至上”服务精神的最佳体现。

  罗静,一个黄金水道上的“船闸人”,在平淡如长江水的日子中,无声地诠释着“工匠精神”,为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