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团队“化腐朽为神奇”复原“古代文明烙印”
//www.workercn.cn2017-05-2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用双手接续二千年中华文明长流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团队“化腐朽为神奇”复原“古代文明烙印”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对简牍进行清洗(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左图:荆州张家山出土的汉简在清洗修复前(2016年5月3日摄);右图:张家山出土的汉简在完成修复后(2016年9月18日摄)(拼版照片)。 新华社发(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提供)

  左图:揭展后的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荒帷(2007年11月28摄);右图:修复完成后的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荒帷(2017年4月17日摄)(拼版照片)。 新华社发(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提供)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漆木器修复专家吴昊在查看漆木器脱水情况(3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问月明在修复出土的唐代刺绣袍(3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虎座鸟架鼓、飞龙飞凤绣罗衣……

  在中国湖北荆州,深埋地下二千多年珍贵文物的大量出土,揭开一个先秦时期南方大国独特而神秘的文化面纱。

  有学者认为,放眼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与楚国取得的文化成就相辉映的,是古希腊文化;与楚国都城所具有的历史地位相比肩的,是古希腊名城雅典。

  书于史书的是这座城市的古称——郢都。默默无名的是这座古城一批特殊的人物: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团队。

  他们,用双手复原出二千年前“东方雅典”的文明烙印,用“匠心”演绎魔术般“化腐朽为神奇”,再现出中华文明二千多年长流曾经断流的河段。

  考古发现和文物修复,让湮没于岁月的辉煌在当代重生。

  魔术:修复简牍上的另一半历史

  “如果能让这些汉简‘开口说话’,可能又有重大历史发现。”68岁的吴顺清——荆州文物保护团队的领头人——正率领专家团队对出土的数千枚竹简进行保护清理。

  他们处理的竹简,来自去年轰动海内外的重大考古发现: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

  “我们对竹简进行表面清洗,然后通过红外扫描,还原墨痕,这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说。

  在汉朝蔡伦发明纸张之前,竹木简牍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文字载体。“会说话”的出土简牍是文物考古和研究人员最钟爱的“历史讲解员”。一枚简牍,甚至是其中一个字,都可以启发专家写出一篇论文。

  然而,这些珍宝出土之时,却是另一番模样:散成一堆,看上去只是烂泥中黑乎乎、近乎朽腐的竹条木片。

  “被封存在地下二三千年,简牍出土以后,会瞬间氧化,变成黑色,没有经验的人常会误以为是一堆腐土。”吴顺清说。 

  让简牍上的文字重现,需要把发黑的竹条还原成原来的篾黄色,同时又不破坏墨迹。这是吴顺清团队的“独门绝技”!

  修复考验的是耐心。

  出土于南方的简牍常常被泥水包裹,经历地下水千年浸泡,本体糟朽,轻轻一碰就可能毁灭。从提取到清洗,就如同呵护刚刚出生的婴儿。“先要把竹简放在蒸馏水里浸泡,保持饱水状态。清洗时,用软毛笔轻轻除去上面的淤泥等污物。”有“段子手”别称的吴顺清,这个时候是一脸严肃。

  修复更考验智慧。

  经过数不清次数的实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研究员方北松于20世纪90年代初找到一种叫连二亚硫酸钠的新型脱色材料。方北松介绍,古代书写主要用的是碳粉,碳粉成分稳定,通过自身的吸附力附着在竹简上。“连二亚硫酸钠可以还原竹简的颜色,但不会破坏墨迹。”

  脱色之后还要脱水,方北松又“独创”了一套饱水简牍脱水法。他说:“如果直接去掉竹简里的水分,那么(竹简)很可能坍缩甚至断裂,我们用乙醇-高级醇置换填充,代替原来水在竹简内部的位置,起到了支撑作用,还防止简牍因为失去水分而变形。”

  经过清洗、脱色、脱水,简牍恢复了本貌,上面的字迹也“魔术”般清晰地再现世人面前。处理后,工作人员会用红外扫描仪扫描、存档,并用玻璃板一枚枚固定,按编号存放。

  走进荆州博物馆的简牍展厅,好似走进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历史。《浴蚕》《先农》《日书》《算钱》《脉方》《病方》……一枚枚米黄色的竹片上,墨迹清晰,书法精美,直接而生动地反映出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用这样的方法,荆州文保中心已完成简牍保护超过12万枚,占目前全国已出土饱水简牍的70%。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