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生活也需要“小工匠”
//www.workercn.cn2016-10-25来源: 新民晚报
分享到:更多

  孙绍波 画

  沈德海,黄浦区香山中医院肛肠科医生,用神奇的针线像绣花那样为患者解除痔病之痛。他,是一位创新外科技术的中医好大夫。

  沈国兴,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金银摆件大件组生产组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一片金皮经他打磨,或薄如蝉翼,或纤若发丝;受损的辽代金器,经他修补,修旧如旧,活力新生。他,是一位坚守传统手艺的大金匠。

  这些天,诺奖、航天消息频繁。这两位,基本上与诺奖无缘,但他们的绝活,却可造福芸芸众生;时代需要能造火箭发飞船的“大工匠”,生活也需要岗位成才拥有一手绝活的“小工匠”,他们的坚守和坚持、创意和创新,对那些渴望创造、渴望价值实现的人们,却也是更接地气的榜样。

  做了42年医生,沈德海最初是一名西医,30年前,他来到初创的香山中医院。西医变中医,不变的是外科医生的身份。这种变和不变,让他似乎更有机会去尝试中西医结合。1999年沈德海作为领军人物,创立了香山中医院肛肠专科。

  十人九痔,这种伴随直立行走而来的人类“进化病”,让人苦不堪言。治病救人,医家本分,关键是怎么治怎么救。祖国医学中以“中医结扎法”为代表的经典疗法,以及现代微创技术理念,让沈德海灵感迸发。他自主研创了一套微创、无痛的中医肛肠疾病特色疗法,17年来,不断改进手术方法,从最初的“结扎悬吊修切法”到“结扎悬吊修复法”,“修切”与“修复”,一字之差,变化却不小——手术工具变成了针和线,而不再用手术刀,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显著提升。

  神奇针线,治病救人。一项新医术,不该是一个人的绝活,沈德海要让绝活传世,让更多医生会用这门新医术。于是,香山中医院肛肠专科团队从无到有,厚积薄发,成功入选上海市第三批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及黄浦区医学重点学科,成立“肛肠名医工作室”,荣获2015年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国外知名专家对沈德海的手术予以高度评价;更有众多患者联名写信好评如潮。一位慕名回国求治的外籍华人在信中写道:“辗转海外求医数载心灰意冷,今到香山宿疾冰消重获新生。”

  作为一名好大夫,沈德海的理想是:希望有更大的平台,传播新医术,悬壶济世。

  一只镂空金葫芦,传说中的八仙环绕在葫芦下半部,衣袂飘飘。这只高58厘米的镶嵌金摆件《八仙神葫》,摆放在老凤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基地的玻璃柜里,参观者一出电梯,就能看见——这是沈国兴和师傅张心一、同事们合作的得意之作。

  1985年,17岁的沈国兴就读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下属的职业学校,2年后进入老凤祥成为一名金匠。沈国兴有一双金匠的手,灵活,有力,会用巧劲。这双手,要成一个大匠的手,需要的,是沉静安定的心。

  岁月,打磨出了金匠的作品,沈国兴设计制作了一批代表中国金银细工技艺的精品,那件《八仙神葫》一举荣获2008年“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岁月,也打磨出了不一般的金匠。29年后的今天,沈国兴,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上海工艺美术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博物馆里,一批辽代金器,需要修补,慕名请来大师沈国兴。沈国兴就以一手“修旧如旧”的绝活,修复了国家二级古代文物珍宝《摩羯形金提梁壶》等10余件金器具。

  修复了那些金器,成就感,自然是有的,但沈国兴也被古代匠人的技艺所震撼。他问自己,究竟什么样的手艺,才是美的才是经典的?你看,那些宋代作品,造型简洁,没有繁复夸张的装饰,但都美到极致,方圆长短,都有比例章法,一根弧线一个棱角,也都有微妙的讲究。那些古代的无名匠人用传世之作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神韵——浑然天成,大道至简。

  浑然天成,大道至简。用了快30年的功夫,沈国兴参透了工匠的秘诀。他还要继续做他的金匠,继续带他的徒弟,继续琢磨那些失传的手艺,继续打造更多可以留得下的作品。

  这,就是一位好大夫和一位大金匠的绝活故事,他们不曾辜负时光,时光已经并还将成就他们的梦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