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海上工匠(图)
//www.workercn.cn2016-06-2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文化力量,创造挑战极限的世界纪录

  一切准备就绪,工程师们要面对的是大桥建设中难度最大的环节:如何将一个8万吨的沉管,从生产基地运到预定海域,并让它下放40多米,以厘米级的精度与前一节沉管完成无人对接?

  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工程团队花费两年多时间,终于研发了一整套沉管浮运、安装的方法。

  但每个月,他们仅有一个短暂的作业“窗口期”。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为沉管安装提供海洋环境、天气信息预报,浮运沉放要满足天气、海洋潮汐等各项条件,这样的苛刻条件与发射卫星差不多。

  2013年,工程师们尝试第一次安装,首个沉管(E1)被固定在两艘专用安装船上,由10多艘大马力拖轮牵引,12艘海事船警戒护航,浩浩荡荡驶向预定海域。

  风平浪静的海面下,随时可能出现隐患:浪高增加0.1米,水流流速增加0.1厘米每秒,船机设备在深海里的磨损老化或是缆绳断裂,任何的细节变化都是致命的。

  小心,再小心!安装船船长刘建港在中控室里屏住呼吸,缓缓移动着操纵杆,沉管1分钟放下1厘米!船管脱离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造价1亿多元的沉管,失败了不敢想象!

  2013年5月6日,E1沉管与西人工岛暗埋段完美对接,实现了历史性的“深海之吻”,整个团队96个小时没有休息。

  这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走钢丝”精神——“沉管隧道建设就像是‘走钢丝’。一个人走钢丝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这3000人一齐走钢丝,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在林鸣的带领下,团队创造了一年安装10节沉管的“中国速度”和世界纪录。

  E15沉管安装遭遇的困境,是大家没有预料到的。

  2014年11月,E15第一次安装因海底泥沙淤积受阻,历经72小时海上漂泊艰难回到了沉管预制厂深坞。

  2015年2月,E15第二次安装,因基床面突然出现大面积的异常堆积物,再次回撤。围坐在指挥舱的员工开始抹眼泪,风浪打到了刘建港的脖子上,他在甲板上哭了很久。

  三次浮运,两次返航,有人开始质疑中国建设者是否真能完成这项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造成淤积的原因迟迟没有找到,沉管长时间停止安放,意味着沉管制造工厂和安装队伍的几千名工作人员都要停工。

  就在这“百日停工”期间,项目党委立下了军令状:保证一个骨干工人不流失。“我们注重和每个员工沟通交流,组织开展了各项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安全知识竞赛和文化体育活动,为的就是让工人保持‘在状态’。”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樊建华说,工人们每天都在为设备和钢筋做好保养,时刻准备着开工。

  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文化力量,蕴蓄着排除万难的必胜信念。

  “这是一项世界级工程,可能会走弯路,但一定要走下去。”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副总经理尹海卿再次表明了大家的决心。

  156天攻坚克难后,E15沉管决策小组的工程师,再一次在《沉管出坞浮运安装确认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E15沉管三战伶仃洋。

  2015年3月26日凌晨5时58分,E15沉管在40多米深的海底与E14沉管精准对接,指挥舱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项目工期在一刻不停地倒计时,而项目建设的每一步都是未知、每一步都要攻坚、每一步都需创新。面对没有先例可循的世界级挑战,林鸣坚信:“创新不仅仅是开创,更是勇气和担当。”

  如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已完成27节沉管安装,4702米隧道铺设,超过总长的80%。

  30多年前,林鸣在珠海修建了职业生涯第一座桥梁。30多年后,他在这里迎接职业生涯最后也是最大的挑战。他的身后,是3万多名建设者,和他们的大桥梦、中国梦。

  港珠澳大桥正怀揣希望,开创21世纪海丝之路上的新航标。(中工网记者 彭文卓 赵琛 刘友婷)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