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肖全:用镜头记录“我们这一代”(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1-22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比如余华。“那天从王斌家出来,开始下大雪。很快漫天飘落的雪片就把地面和房顶都染成了白色。路过团结湖公交站,我请余华停下。王斌很喜欢看我拍照,他一个劲儿地跟余华说,肖全咱铁哥们儿。余华提起衣领,把头缩进去,嘿嘿地笑。”那是1993年,余华前不久才和张艺谋合作拍了他的小说《活着》。

  去拍刘恒,刘恒一副老大哥的样子,听说肖全也是海军出身,热心地帮他给王朔打电话,最终说服王朔接受肖全的拍摄。“他说,肖全也是我们海军的,是我很好的小兄弟”。

  拍刘恒那天还有一个细节,刘恒打电话订来饭,然后自己做了点汤。“他指着一个茶缸上吃剩的大饼说,这是张艺谋留下的,他刚出去……”肖全拿出相机拍了一张老谋子的大饼,“没见着人,也算看到了他的食物。”

  后来1994年深秋的一天,王斌给肖全打电话,说张艺谋在苏州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肖全去跟了整整一部戏,历时半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拍摄。

  “能让我重新出发的人在哪儿?”

  “肖全属于孤独者。他经历了自己人生最大的转折,为了将一代人——那些个人的那一刻囊入我们的记忆中,他东奔西突,将脆弱的身体蜷在散发尿臭的火车道上,把抒情的心灵耗了不少在异乡的黑暗、孤寂的旅店、拥挤的汽车、粗糙的食物以及寻访和等候中,他像一个小精灵似的,不知不觉就渗入了那些孤独者的隐秘世界。”这是诗人钟鸣1992年初对肖全工作状态的描述。

  肖全很有女人缘。1993年他去上海拍王安忆,第一次见面就得到陪她去菜市场买菜的礼遇。看了他给她拍的照片,王安忆说:“这是一张很特别的照片,是过去没有过的,我喜欢!”他们一起聊了不少话题,包括女人。肖全没想到王安忆听他说了他的经历和现在的状况,会突然正告他:“你还是不要去找女孩子结婚,那样会害了别人的。”

  肖全跟杨丽萍的合作是近乎神话。在认识杨丽萍很久之前,肖全就“预感到有一天,她一定会站到我的镜头面前来”。结果,1991年10月杨丽萍真的主动联系他了,因为她看到了肖全刚出版不久的《三毛摄影专辑》。而他们的真正见面,又等待了一段时间,直到第二年的四月。

  肖全说那是对于他十分特殊的一天,上午正式办理完辞职手续,下午就登上一架波音飞机直奔北京。“当飞机离开地面腾空而起时,我告诉自己,新的战斗开始了。”到北京时天已经黑了,杨丽萍在机场接他。那是他做职业摄影师接的第一单活儿。那次拍摄,他们去了天安门、金水桥、故宫红墙边,以及长城和康西草原。

  慕田峪长城上杨丽萍那张照片很有名。那天,肖全小心翼翼地把身裹巨幅绸布的杨丽萍扶到她执意要上的烽火台上,对她万般叮嘱:“风很大,你千万不要往左边倒。”——左边就是悬崖。肖全退到远处,冲她一挥手,杨丽萍手中比她身体长出几倍的绸布一抖开,便像一匹惊马在风中狂舞。“天蓝得可怕,太阳明明白白地照着。我双膝跪地,从镜头里仰望着丽萍,我被这一奇景逼得喘不过气来。”多年后,肖全说起这一幕依然屏息。最后,当他终于把杨丽萍安全接回地面,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我拍拍她的肩,她拍拍我的背,我们谁也没说一句话,可我们都明白,我们做了什么。”

  后来马克·吕布看了肖全跟杨丽萍的合影,问:“她是不是你女朋友?”肖全说“不是,我们是好朋友”,马克·吕布挤挤眼冲他笑。而杨丽萍当被问起为什么只给予肖全机会记录她生命中的历程和珍贵瞬间时说:“我和他太熟悉了,对他没有任何防范,没有任何紧张,他就像我身边的一株草、一棵树,或是一朵云。”

  已经57岁的肖全至今仍然单身。年轻时他理想的爱人是一张著名照片《迎风》里那样长发飘逸、眼神充满内蕴的姑娘,肖全觉得她“挺有力的,因为我要到处跑,她能镇得住我和家”。多年后他总是提起马克·吕布说的一句话:“当我遇到我所爱的女人后,她令我重新出发了。”肖全问:能让我重新出发的人在哪儿呀?

  凭什么是你在说“我们这一代”?

  1996年,《我们这一代》正式被出成了一本书。

  “在我心中,我一直认为书中的这些人物,是对中国文化艺术有推动作用、有独立思考能力、是应该被历史记住的。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正是这一代人开花的时候。”肖全很庆幸他给这一代人在那一刻,做了如此的记录。

  他自言有时候,把这书从抽屉里面取出来在桌上翻看,他自己都吓一跳——“凭什么是你在说‘我们这一代’?你算老几呀?可是这又的确是我做的事情。”

  1991年,肖全在何多苓家认识了台湾朋友刘仁裕,看了他的照片,刘仁裕说:“天呐,你拍得这么好,我一定要帮你联系去台湾做展览”。后来还真给联系成了。“我那时经常骑着自行车到人民南路有大钟那个楼(电报大楼)里去跟他打电话。那个时候通讯很不发达,经常是他跟我说好下一次接电话的时间,比如下个星期五的晚上8点钟,然后我那个时间在电话那儿等。”这样的细节听上去超有年代感。

  “1991年12月7日-19日,台北,爵士艺廊,大陆青年摄影家肖全的个人展览在这里举行。影展中的45幅照片不仅使台湾同胞一睹大陆青年艺术家、作家、诗人的风貌,而且也使肖全成为大陆摄影家在台湾举办个展的第一人。”这是《文汇报》当年的报道。

  其实严格来说,肖全有生以来的第一个个展是在成都的一个咖啡馆。那是1991年5月,三毛刚刚去世不久,肖全做了一个三毛主题的个展。

  2014年12月27日,肖全《我们这一代》大型个展在成都举行。现场群贤毕至,肖全感慨万端:“展览就绪那天,有个团队在拍我的纪录片,展场里那些影像那么整齐地在墙上,它们的影子投在光亮的地板上。我坐在那个地上,很难形容出来当时那种感受,跟在书上翻看他们的照片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像就在现场……真的不一样。这件事情是你做的!那个时候你真感到,太棒了!”(吴菲)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