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张双志:一盏彩灯照亮传承路(图)
//www.workercn.cn2016-11-21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在北京一说起“小灯张”,几乎老北京人都有所耳闻。如今,作为“小灯张”第二代传人的张双志,将这门祖辈相传的手艺延续至今。

  一盏灯,承载老北京年货记忆

  走进张双志的家,只见天花板上悬挂着色彩斑斓的宫灯;门楣挂满造型各异的“蒺藜灯”,宛如一道不规则的门帘;书柜上竖立着面人、毛猴等各种非遗作品;墙壁上挂着一副字迹清秀的书法“北京小灯张”;窗外还时不时地再传来几声啁啾鸟鸣……整个家犹如一座微型的民俗民间工艺品展览馆,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老北京味儿。不过,在“小灯张”亲手制作的这些民俗工艺品中,最抢眼的当然要数形形色色、形态各异的宫灯了。

  在这些灯中,最小的一个只有鹌鹑蛋大,可以挂在手机上当装饰。这些宫灯是以红洋纺为面料制作而成的,它们是由过去皇宫里的宫灯演化而成的,灯面上印有“恭喜发财”、“五谷丰登”、“五子登科”等字样。“这是给不同身份人做的。”张双志介绍,当年,不同身份的人会购买不同字样的灯,“农民就买‘五谷丰登’灯,官员会买‘五子登科’灯。”这些都被张双志统称为“小圆红灯”。

  张双志介绍,这种“小圆红灯”的制作工艺,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很多“手感”在里面。制作时,先用纸壳做出两个圆圈,是灯笼上下两个口,圆圈上要各扎出8个洞,以备穿骨架。灯笼骨架是竹制的,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先在火上烤一段时间,以便定型,然后均匀劈成8根,分别穿进之前扎好的孔洞里。最后一项是糊红绸,这道工序的技术性很强,不但需要红绸平整,还必须保证每一片红绸都不翘边、无毛边。因此,张双志经常自己用猪皮熬制粘胶,用它来糊8片红绸,然后用剪刀剪掉多余的布料即可。“我这个剪刀很好,每年磨一次。”说着,张双志娴熟地展示剪毛边的工序,只见剪刀开合,细细红线落下,“小圆红灯”出落得越发显得奕奕有神了。

  最精妙的工艺还不在扎制方面,而是“小灯张”的蜡烛托。从前过年时,孩子们会点着灯笼去到处跑。经常会提着灯笼的手一晃,灯里的蜡烛就打翻了,顷刻间就会把灯笼烧个精光,只剩下孩子伤心的哭喊。“小灯张”的灯从来不会这样,因为别人放蜡烛的灯托是一圆形的纸托,分量轻,一晃就倒,而“小灯张”发明了用泥做托,先把胶泥用水和好、摔粘,做成圆形,再用彩色的纸贴好。因为泥托重,蜡烛不会倒。仅这一个小发明,就让“小灯张”立于不败之地。

  这项技艺是张双志的父亲张长顺发明的。张双志的手艺得到父亲的真传,张长顺扎制的宫灯在清末民初东四牌楼、地安门一带久负盛名,人送“小灯张”美名。张长顺本是一名泥瓦匠,因为冬天没活儿干,学会了做灯养家糊口。经过他潜心研究,很快就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彩灯,在北京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当年很多老北京人都把他做的灯当作必备的一项年货置办。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