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阮克阶:工程师爷爷和他的28把“土吉他”
//www.workercn.cn2016-11-21来源: 劳动报
分享到:更多

  刚走进鲁迅公园旁的东体育会路模范小区,就远远听到《啊哟妈妈》的琴声,从一幢普通的住宅楼里传出,一场欧阳街道“东体友邻沙龙”正在晚秋的午后举行。制琴成了这天沙龙的主题,而76岁的阮克阶也成了传播艺术美的使者。

  创新乐器自成“小乐队”

  晚秋的午后,人显得特别困,原本想这样的友邻沙龙,会显得很枯燥。一把不起眼的琴,若干名似懂非懂的友邻,能“解除”这晚秋午后的睡意吗?这下错了,就是这把不起眼的琴,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它的身上,《重归苏莲托》、《我的太阳》,一曲曲西方古典乐曲在阮克阶的手下流淌,音色之美,让人陶醉。阮克阶说,他发明的轻木双律手拎琴,可以弹奏出钢琴、小提琴、吉他琴等各种乐曲,可以称得上是个“小乐队”。

  今年已经76岁的阮克阶,工作足迹遍布北京、宁夏等多地,然而,令他最向往的依然是上海。上海给了他创造的激情,也有着他实现制琴梦的环境,所有这一切吸引着漂流在外多年的他,重返故乡。

  自小喜爱音乐的阮克阶,自称做了50年的制琴梦。那一年正在南洋模范中学求学的他,路过梧桐树下的衡山路,忽听老洋房里飘出一曲古典乐《重归苏莲托》,听着听着停下了脚步,这曲子太有味了,他索性靠在梧桐树上,当起了一名“听众”……后来,每天放学,阮克阶都会特意跑去当“听众”,有时,主人家没放曲子,他还会感到特别的失望。

  多好听的音乐!可当时他无论如何也进不了音乐厅,因为音乐成了“封资修”的代名词。为了能听到这美妙的音乐,已经成为电气工程师的阮克阶,利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运用线圈和放大器,打造了第一把“电吉他”,可惜,由于琴身木板不合适,第一把吉他“制造”以失败告终。然而,阮克阶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于是,便随他人学习起了夏威夷吉他,左手的滑棒运用所产生的优雅滑音,让阮克阶有了自制“十四弦吉他”的念头。

  为了制琴,他满上海跑,只要能寻找到能制琴的特殊材料,从不会求人的他,只得委曲求全地求人将材料卖给他。牛角是制琴中的一个主要原材料,没有牛角,这琴就成了“哑巴”,但寻找牛角绝非易事。

  一天夜里,睡意朦胧的他,脑海中忽然出现了小时候,长辈们用牛角为他刮痧的情景。第二天天蒙蒙亮,阮克阶就赶往了豫园去“淘”牛角板,锯开、磨平、拼接……

  50年不懈追求制琴

  22岁时,阮克阶走出了同济大学校园。青春年华的他,有着许多理想,他迷恋上了新能源的研究、乐器的革新创造、制造业的零部件的改进等,全年开放不耗燃料的太阳能浴室、电缆桥架强固连接构件、轻木双律手拎琴……五个国家专利中,阮克阶最看中的还是他那把轻木双律手拎琴,因为那里承载着他半个世纪的制琴梦。

  阮克阶制作的轻木双律手拎琴,参照了奥地利26弦古琴外形,结构上参照了美国碳纤维棒结构14弦单体踏板吉他的机理,研发用轻木钻孔形成的,拥有与碳纤维发声相似的谐振音律,其中6弦优雅旋律,具有钢琴音色和交响效果;8弦部分演奏快速单音旋律,演奏方式与夏威夷吉他类似,左手执滑棒,右手拨奏,琴声悠扬,且简单易学。

  轻木双律手拎琴,阮克阶曾经唤它叫“十四弦轻木双律奔速钢弦吉他”。从琴身木板造型、钻孔到绑定琴弦、焊接电气线路,每个环节阮克阶都细细打磨,亲手制作,而工具就是简单的电钻、锉刀、钢锯、电烙铁。阮克阶曾自嘲,家里的小凳子都成凹凸波浪形的,一屁股坐下去,再起来时屁股上定会有深深的痕迹,这都是被他“钻”得遍体鳞伤所致。

  三室二厅的家里成了“工厂”,自然引来家人的“愤怒”。每天“工厂”里的噪声、灰尘、木霄……阮克阶的老伴徐女士说起制琴,就会眉头紧锁。对音乐的痴迷和制琴的执着,“工厂”里终于诞生了28把轻木双律手拎琴,且一台比一台成熟和完善,它们凝聚着阮克阶多年的心血。

  诚邀高手设计外观

  琴制出来了,总不能躺在家里“睡觉”。

  28把轻木双律手拎琴,阮克阶除了一把放家里外,其余都送人了。亲戚、好友、同学、邻居,有兴趣者,阮克阶都会无偿地送给对方。因为多一个人接触轻木双律手拎琴,就会多一个人爱好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人生的乐趣。对于阮克阶来说,轻木双律手拎琴还需要高手帮他设计外观,使得琴的外观不再显得粗糙。同时也希望行家能对琴的音质有进一步的指点,得音质更悦耳动听。

  没有咖啡,只有午后的阳光和一杯清茶,每个月的友邻沙龙,总是吸引着街坊邻居们。居委会想着法地变换着主题,目的却只有一个,把居民们凝聚起来,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一年中,除了艺术欣赏,还有厨艺比拼、插花手艺、体育健美等各类主题,去“东体友邻沙龙”,欣赏艺术美成了街坊邻居们的首选平台。

  这里不分年长年幼,不分名气有多大,也不需要门票,这里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艺术美的使者,聚在一起只有一个焦点:艺术美。对于街坊邻居来说,上高大上的艺术殿堂去享受艺术美是一种享受,上“东体友邻沙龙”来也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龙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