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姚建萍:一位视苏绣艺术为生命的非遗传人(图)
//www.workercn.cn2016-03-31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创新之“针”

  姚建萍继续着自己的特立独行——

  “我开始绣我的第一幅人物肖像作品《沉思——周恩来肖像》,这幅作品倾注了我太多的心血,反复研究,无数次修改,凭着一股冲劲儿和毅力,历时8个月完成。”

  1998年,姚建萍带着这幅作品进京参加中国(国际)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时,许多老辈人在作品前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同期的另一幅作品也受到了高度关注,现场就有人掏出身上仅带的8000元钱对我说:‘你愿不愿把这幅作品给我?’”细腻的姚建萍听出此人的语气与市场上的交易腔调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恳求,是一种对我技艺的深深折服。”

  收获了大奖,收获了感动,姚建萍更平添了一份难得的自信。“精品是有市场的,更有人欣赏,人物肖像作品虽然难,但它‘震得住’观者,我也就坚定不移地在这方面下了狠功夫。”

  特立独行的事远不止这一件。

  同样是在1998年,镇湖成为全国刺绣的开放市场,大家纷纷下海当老板,绣品街“满眼都是夫妻老婆店”。

  姚建萍却没凑这个热闹,而是在自家的三间小楼里注册成立了“镇湖刺绣研究所”,面对不解,她这样解释——

  “我不懂得如何做买卖,我只懂得刺绣,虽然做老板赚得比做刺绣研究多很多,但是我觉得自己精力有限,一心不能二用,所以还是选择只做我最喜爱的刺绣。”

  抛开外界的冷嘲热讽,姚建萍躲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世外桃源”,“我并没有退缩,我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用作品服众。”

  姚建萍说自己有个“臭毛病”,就是越难的事情,她越有兴趣。“98%的人不愿碰的事情,我愿意;98%的人愿意做的事情,我尽量回避。”

  正因如此,在随后的20多年的刺绣生涯里,姚建萍用连自己都难以估量的毅力完成了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苏绣精品。她招兵买马,广纳贤才,带领着一支“体制外”的精良团队挑战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不想复制别人,更不想复制自己。在满眼‘绣庄’‘工艺品店’的绣品街,我亮出的名片却是‘姚建萍刺绣艺术’,从那时起,我就不由自主有了自己的品牌意识,我有信心更有能力成为她们当中的一个‘符号’。”

  如今,姚建萍的刺绣研究所早已择址扩建,而这座承载着她梦想与辉煌的建筑,却仍然“躲”在绣品街的僻静一隅,亦如她的低调,更如她的智慧——大隐隐于市。

  灰墙黛瓦的三层小楼古色古香,颇具江南之风,充盈着诗情画意。在研究所的橱窗外,凝视着几幅老旧的照片,姚建萍为我做了一次苏绣历史传承的梳理——20世纪初,苏绣大师沈寿以“仿真绣”所作的《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耶稣像》,先后斩获国际大奖,中国苏绣由此蜚声海外;之后,杨守玉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她以针为笔,以线为丹青,借助不同方向的针绣,形成凹凸隐现的肌理,闪耀着丝线多彩的色质,被称为“乱针绣”;再后,苏绣经任嘒闲、顾文霞、李娥英、徐志慧等多位传统大师的不断探索,在新中国工艺美术园地里绽放新彩。

  现在,这根“探索”的银针交到了姚建萍这辈人手中。“一切创新首先要做到良好的继承,只有继承好传统中的各种技巧和表现手法,体悟传统中的精华,才能有所突破。”

  研究所的展厅里,姚建萍对自己各个时期、各类题材的呕心沥血之作如数家珍。创作前的种种羁绊,创作中的异常艰辛,完成后的莫名感动,她认真地诉说,我默默地聆听,在每一幅佳作面前驻足,凝视,然后唯有发自内心的赞许。

  “我一直在探索苏绣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题材,寻找和确定刺绣材料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做出刺绣的本真面貌,与油画摄影等形式拉开距离,让苏绣更有技艺自信和独特风貌,让我的作品做到具备原创性、稀缺性、当代性、思想性和国际性。”

  2003年10月,又一个以姚建萍个人命名的刺绣艺术馆在幽静典雅的木渎古镇正式建成开放。2006年,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苏州刺绣研究所、苏州镇湖同时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1 2 3 4 5 6 共6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