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李培涛:一名技术工人的“梦和远方”
//www.workercn.cn2016-03-2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梦想珍贵,因为有了梦想才有远行的方向。而只有少数人明白,珍贵的不是梦想,是为梦想拼搏的精神;只有少数人做到,将梦想常伴身旁,与它为友,共同拼搏。全国优秀农民工李培涛就是其中一位。从农村出走南下寻梦,到手握四项国家专利,李培涛圆梦广东。

  生于农家,一只背包南下寻梦

  湖北保康县的这片黄土,给予了李培涛生命,见证了他的成长。尽管家里环境艰难,但父母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坚持让李培涛上了中专。由于从小喜欢数理化,李培涛中专选的是无线电专业,和一个个线圈打交道,让他充满热情。

  毕业的时候,有的同学去了北方挖矿,有的选择留在家乡,耕耘一方黄土。李培涛热爱家乡的一切,也热爱所学的专业,所以他决定南下寻梦。

  李培涛认为,这片黄土教会他勤劳,这里的人民教会他朴实,感恩就是让这些优秀的品质传播出去,守着这方寸土地,不如将它“带出去”。

  1996年的冬天,18岁的李培涛背包只身南下广东。怀抱着对无线电的热枕,李培涛进入了佛山南海平洲电子有限公司,成为了流水线上的一线工人。他每个月仅有1000元工资,还会为家里寄回800元钱,以偿还读书期间借的外债。

  “那时候读书条件有限,连学费都是家里东拼西凑借回来的。”李培涛说,那两年很艰苦,但他很开心终于还清了债务。责任,让李培涛那段缩衣减食的日子变得闪闪发光,也为他后来实现梦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刻苦钻研,26岁获第一个专利

  20岁的时候,李培涛抓住了公司提供的晋升机会,以第一名的成绩走向维修岗位,成为了后备管理员中的一员。在往后的6年里,李培涛一丝不苟地工作,将每一个线圈的设计结构、功能用途一一摸清,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他练就了一身好手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6年磨练后的2004年,公司下达任务,要求电子厂成立研发小组,在一年时间内把电子厂的生产效率提升30%,并且开发出一套自动化的生产线。

  随后的一个月里,李培涛和同组的5位工程师过着起早贪黑的日子,吃住都在厂内,经常熬夜到凌晨一两点做方案调试机器,没出过电子厂的大门。“那时候技术还不太成熟,时间又紧张,只能逼着自己把事情做好,给自己压力。”李培涛说。

  付出了才会有回报。在技术代表的指导和团队的努力下,李培涛等5位工程师对轴卷线机进行了研发改良,以一台机器取代十位工人的手工效率,完成了效率提升30%的难题。26岁的李培涛,凭借着一股干劲,也在破解难题的同时拿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研发专利。

  许多人只看到了李培涛遇上机会的运气,却没有看到,那荣誉的背后,是一个个疲惫的夜晚和一滴滴咸至发苦的汗水。李培涛的圆梦路上,荆棘满地,但他走得格外坚实。

  脚踏实地,今年要比去年更好

  从农家子弟到现在的部长助理,李培涛深知搞研发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技术功底。2006年,为了继续深造,仅有中专学历的李培涛决定报考湖南大学的大专班,进修机电一体化课程。“那两年总是在赶火车。慢车去要一整晚时间,周五提前买好车票,下午下了班就去赶火车,天亮一到站刚好上课,周日下午再买一张车票回佛山,睡到周一早晨回厂上班。”李培涛说,那两年非常奔波和辛苦,但只要一想到能学到技术提升自己,他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学习领先的技术,李培涛每隔几个月还会带着厂里的团队到广深的博览会、交流会参观学习。通过从电气、线路到整体结构的学习,李培涛掌握了PLC编程,学会了机械制图编程及设计。到2010年末,李洪涛已获得4个国家级研发专利,带领的团队也累计研发投入20多台半自动及自动化设备,其中对于扁平线材成型机的研发属国内首创。新研发设备的投入每年为企业节省180余万元的成本,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专利,李培涛还曾在200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2009年被广东佛山市表彰为“劳动模范”、“优秀农民工”。累累硕果的李培涛,面对这些荣誉时,直言自己其实很普通。“对现在的我而言,梦想就是今年比去年过得好一些吧。”李培涛说,对于未来,他的规划非常清晰——做好每个研发项目,保持对学习的渴望。

  从农村出走南下寻梦,圆梦,再踏上征途,李培涛用他的每一步脚印诠释着什么叫“平凡而精彩”。平凡的是,李培涛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人,他做好每一件事的方法也没有捷径,只是脚踏实地地去完成;精彩的是,这些汗水和努力在经过日日夜夜的积累后发生了质变,使李培涛完成了蜕变。(中工网记者 叶小钟 中工网实习生 何倚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