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姚建萍:一位视苏绣艺术为生命的非遗传人(图)
//www.workercn.cn2016-03-31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执着之“针”

  “你应该亲自到绣品街去转一转,只有在那里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为什么‘镇湖刺绣’与‘支柱性产业’这两个词会紧紧联系到一起。”姚建萍这样指引着我。

  果然名不虚传。这条远近闻名的繁华街市,绣庄林立,店铺云集,8000绣娘用辛勤劳作创造着属于她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相关的从业者也在3000人上下,年收入已达6亿多元。一门古老的技艺在镇湖生机勃发,并且枝繁叶茂。

  姚建萍徜徉在绣品街上,时不时进入店铺攀谈,操着地道的吴侬软语,每个人都跟她熟识,“毕竟还兼任着‘镇湖刺绣协会会长’一职,她是这里的‘招牌’,标志性人物。”同行人介绍道。

  “你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我问。

  “创新,突破,不走寻常路。”万万没想到,看似娇小的姚建萍有着非比常人的想法和胆魄。

  姚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十几岁时,姚建萍的巧手已在乡里远近闻名,她在假期里练习刺绣的小物件就能换回一件新衣裳。

  那段有刺绣陪伴的成长岁月,姚建萍至今铭记。也正是由于这份执着与热爱,她毅然决然放弃了高考,独自一人去了苏州城里的工艺美校“半工半读”学习刺绣。

  待到学业有成,姚建萍并没有像其他学员那样很快地选择从业挣钱,而是下定决心继续深造——

  “我有着强烈的求学欲望,想要成为一名苏绣艺术家。我觉得,一件苏绣作品不应该只停留在工艺品这个层面,它应该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当时大多数人都开始做买卖,搞经营,我却又选择了一条别样的道路。”

  几年的精学苦练下来,姚建萍的技艺突飞猛进,但她不满足,她渴望自己有“质”的飞跃,渴望自己的一针一线能赋予作品以鲜活的生命力,而不仅仅只是一件冰冷的商品。

  姚建萍明白,要想绣“活”就必须要有“绝活”,要有“高人”的指点。经过苦苦寻觅,她把目光投向了1960年成立的苏州刺绣研究所,顾文霞、李娥英等苏绣大师级人物云集于此——

  “我遇到了对我义厚情深的恩师徐志慧。徐老师是苏州刺绣研究所退休的老刺绣专家,她不介意我的出身背景,愿意教授我刺绣,我对此极度感恩和感动。”

  当时,徐志慧年事已高且一人独居,姚建萍就主动提出住在老师家中,学艺的同时照顾她的起居,成为其关门弟子。而那时,姚建萍的大女儿才八个月。

  “在老师家的日子里,我不知疲倦地学习,每天练习技艺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白天学难度高的人物肖像,晚上绣我熟练的‘螳螂猫’。我绣的猫得到了老师的真传,9个夜晚就能绣完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猫,能够换回180块钱,能买好几斤全羊毛的毛线,给我的女儿织毛衣,一个冬天可以织好几套小毛衣。我每月回家一次,踏着星光坐末班公交车两个小时到小镇,再步行一小时到小村庄里,看一看等待我的家人和早已熟睡的大女儿,第二日吃过中饭,坐上返程的班车回老师家。”

  这样的生活,周而复始,姚建萍整整坚持了四年。1994年年初,她终于学成归来。

  此时的姚建萍虽然未及而立之年,却已将苏绣技艺练得炉火纯青,并且熟练掌握了其中的顶尖技法——双面绣三异绣。

  双面绣三异绣是中国传统刺绣的独门绝活。“如果把刺绣比作工艺美术中的皇冠,那么双面绣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同一件绣品,正反两面呈现截然不同的画面,却丝毫不露破绽,精妙如神的构思和布局令外行百思不得其解,也令技艺平平的绣匠望而生畏。

  姚建萍的作品包罗万象,开阖有度,动静得法,从动物花草、仕女佛像,到水乡人家、亭台楼阁、江南山水……借助针线丝理,生动流利地书写着故乡的情与景,创造着一个丝绸上的梦里江南。

  “当时的刺绣生意人都高价来约我的作品,我的收入是普通绣娘的好几倍。”可是,姚建萍向往的却不是这样的“成就”。

1 2 3 4 5 6 共6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