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久久为功 水滴石穿
//www.workercn.cn2017-08-24来源: 青海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图为《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接受媒体采访。黄灵燕 摄

19年风雨兼程,19年一路相随,19年初衷不改。

19年来,《求是》杂志社真情帮扶杂多县,从当初的捐钱给物,到今天给教育给思路,帮扶力度在不断加大,帮扶模式也从磨合、探索走向规范、专业,让雪域高原的杂多县各族群众见证了《求是》人教育扶贫的坚定决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特别是连续两届《求是》杂志社组织杂多县师生赴京参加“三热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后,高原“格桑花”不断地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提升能力,一粒粒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种子在玉树草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在第三届“三热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营之际,本报记者特专访了《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

记者:“三热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社会各界帮扶青海的典范,是一次次倾注爱、收获爱的感恩之旅、求知之旅、立志之旅。连续三年举办“三热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您对青海杂多有怎样的感情?

李捷:《求是》杂志社在19年的帮扶实践中,不断探索定点帮扶杂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时送去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的关怀,帮助杂多人民如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道路上不落下。

杂多县地处偏远、海拔高、交通不便、生产条件差、生活成本高。加上牧民群众贫困面大、文化程度偏低、视野不够开阔等主客观因素影响着脱贫致富步伐的加快。

致力于藏区教育事业普及和发展的《求是》杂志社高度重视扶贫帮扶工作,连续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深知在《求是》杂志社有限的能力下,给多少钱、送多少物只是“输血”,而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求是》杂志社要尽党刊人的一份责任,发挥好自身优势,在教育扶贫方面多下功夫,让孩子们走出牧区到首都北京来,亲身感受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亲身体会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对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更深切的感受和更直观的认识。连续三年开展“三热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实地参观、教育实践、学习交流等有益的活动,让孩子们亲眼看、亲耳听,切身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浓浓亲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种子,树立起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团结进步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孩子们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自豪感、光荣感、使命感。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