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对话李振声院士:“渤海粮仓”这样走来
//www.workercn.cn2017-06-08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记者:渤海这边的盐碱地治理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呢?

  李振声:这个问题的解决也花了20多年的时间。

  第一步是,从研究当地雨水的循环利用入手。1987到1989年,我们首先做的是研究当地雨水转化为地下水的情况。南皮的年均降水量为550毫米,经过三年观察,发现有80毫米可以转化为浅层地下水,如果用于春季提灌,可以浇灌小麦一到两次。这一部分水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这是我们获得的第一个科学数据。

  记者:咸水也可以灌溉?

  李振声:小京一直在南皮站研究微咸水灌溉,研究这种有盐分的水到底能不能用来灌溉,能提高多大的产量。经过测算,微咸水可以提高12%到20%的产量。

  再就是这个地区的浅层地下微咸水现在的利用率是多少——只有5%。也就是说还有95%没有开发利用!

  这些工作都是在“渤海粮仓”项目之前早就开展的,这些前期积累,为我们以后锲而不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结论是,环渤海区域中低产田是有潜力的。没有潜力搞什么开发?

  是科学的积累、农民的验证,提供了环渤海粮食增产的依据。

  为什么提出增产50亿公斤的目标

  南皮站180亩的试验田里,金黄的麦子已经成熟。不同品种的小麦正在被人工收割,不同含盐量的试验池和不同灌溉方法的麦田,都结出了沉甸甸的穗子,随风摆动。

  南皮站不远处的白坊子村,大片的“小偃60”再有几天就能收割。有村民趁着中午到地里转转,满意地看着麦田,和刘小京打招呼。

  记者:“小偃”系列品种,是你们耗时数十年选育而成,之前在黄河两岸大面积种植,近年来发现它还有耐盐碱的特性,已引入环渤海地区,这也应该算作您对“渤海粮仓”的一个直接贡献。

  李振声:我们当初培育“小偃81”,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条锈病,后期发现了“小偃”系列还有耐盐碱的特性。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已经看到的渤海粮仓2016年实现增产27亿公斤,这应归功于各级政府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包括几代科学家,也要包括地方上的农业专家们。

  特别是老一代科学家在黄淮海区域长期搞科研,积累了相当多的解决盐碱地治理和咸水灌溉、耐盐碱品种等关键技术,具备了在环渤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的科技能力,为“渤海粮仓”的开展做了巨大的铺垫。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计算“渤海粮仓”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据此算出的。

  记者:具体怎么算的?

  李振声:根据黄淮海的经验,以县为单位,10年内的粮食增产幅度,小于350公斤/亩的中低产田亩产增幅为100公斤,亩产350公斤到400公斤的增幅为30公斤以上,那么环渤海4000万亩的中低产田到2020年可增产24亿公斤。而改造100万亩盐碱荒地,可增产5亿公斤,环渤海区域300万亩棉改粮可增产700公斤/亩,就是21亿公斤。这些加起来,我们认为到2020年可实现增产粮食50亿公斤。

  记者:2013年,开始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当时有什么具体的规划?

  李振声:立项之后,科技部拨款1亿元,但是中科院考虑到仅靠本院的科技人员是无法完成增产任务的,所以就将7000万元分给三省一市,其中河北2000万元。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已正式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并对这个项目给予了更大力度的支持。

  记者:现在看,2017年秋粮入库,能不能完成30亿公斤的增产目标?

  李振声:2015年,环渤海地区增产量是16.5亿公斤,2016年是27亿公斤。今年的测产刚结束,数据还没出来,还有一茬秋粮,按照这个幅度,实现30亿公斤的增量应该是乐观的。(记者 白云)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