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地质总师徐长贵:在大海里“拔钉子”(图)
//www.workercn.cn2016-04-2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身边的大国工匠”在大海里“拔钉子”

——地质总师徐长贵渤海探油的故事

  3月底,徐长贵审定签发了一张石油勘探井位设计表。在他18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参与或主持的井位设计已经有200余口。

  作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地质总师,徐长贵虽然对这张表中已经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数据反复核实,慎之又慎,但是这次设计能否找油成功,他依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他说:“对于石油勘探人来说,失败不可避免,多次失败也屡见不鲜。我们就是在屡败屡战中寻找成功。”

  “石油勘探没有空井”

  我国渤海海域地质构造复杂,四条地震断裂带把整个渤海切得七零八落。在石油勘探人眼里,它就像一只打碎了的盘子,又被人踩了几脚。

  不同于中东等地区的整装油气田,在渤海找油“比大海捞针还难”,更何况是在茫茫大海数千米水下。

  渤海海域旅大6-2构造曾经是辽东湾勘探人心中的一道伤痕。从1987年到2005年这18年间,辽东一带共钻井12口,无一口获得工业油气流。

  很多勘探者为规避风险,想把困难留给“后来人”。“如果后来人也把困难推给后来人呢?”当时担任辽东湾勘探项目经理的徐长贵说,“成功是什么?就是无数次失败后的坚持。”

  自然法则是冰冷和残酷的,不会因为勘探人的虔诚而感动。当时的情况是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海域又打出3口“空井”,旅大6-2地区寻找到油气储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再试一次。”这是徐长贵和他的团队通过精细研究给出的答案。2012年3月,旅大6-2-4井获得高产。3月13日清晨,幸运之神再次光临辽东湾,第5井获得了180多米厚的油层。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