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下线 一群80后托起“会飞的船”(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9-27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攻克设计的重重难关

  跑遍全国大风洞定气动参数飞机型号研制初期,确定飞机气动布局以及设计方案是一项不轻松的工作。它是飞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关系到飞机设计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这项不轻松的任务落在了杨康智和他的团队肩上,在AG600飞机可行性论证阶段,杨康智带领年轻的团队开展了大量气动力特性计算、试验、分析工作。面对方案技术难点多、难度大的压力与困难,他们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大风洞实验室。

  飞机总体参数及外形设计的一名主管设计师魏猛,承担了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尾翼三个方案的设计更改与跟踪任务。在设计过程中,他通过查阅大量参考资料,整理和学习了大量的风洞实验数据,总结和完善初步设计时应做的估算和分析工作。在AG600飞机尾翼论证工作中,魏猛先后进行的更改、改进多达50余套次。

  结构详细设计工作阶段常通宵达旦

  2013年9月份,在结构详细设计工作阶段,机头段负责人谭大维的小孩刚满月,他顾不上家里,带领机头团队远赴成都进行联合设计。他只能每天通过电话向妻子了解家里状况。那时,结构设计师们与中航飞机汉中分公司、西安分公司、一飞院、成飞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联合团队没有了双休日,就连仅有一个小时的午休也利用上,而且经常加班至深夜,有时甚至要通宵赶工。后机身负责人佟德喜是前期后机身唯一的组员,负责的部段零件3000余个。进入结构详细设计阶段后,他经常加班至深夜,每天工作时间多达16小时。

  “人就这么少,活又那么多,做与不做,活就在那里,我们只能用时间来消化它们。”负责舱门口框加强以及窗系统的设计师杨伟说。

  驻外两年 孩子难见爸爸一面

  AG600飞机结构设计团队的杨伟,在AG600飞机生产试制前,负责AG600飞机中后机身的舱门口框加强以及窗系统;进入生产试制后,又抽调作为中机身段负责人,并担任跟产队长。

  工作10余年的他在型号研制方面是名老手,先后参与过HO300等多个型号的工作,在详细设计阶段他每晚都工作至深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平日里倒头就睡的他在那段日子经常失眠,甚至有时工作忘了时间,等想起来再看已经是凌晨1点,索性就在主任办公室沙发上对付一宿。

  在设计发图结束后,杨伟也跟其他的设计师一样面临与家人的分离。今年4月份,杨伟的妻子带着孩子跨越1000多公里,从珠海到西安探亲,因为孩子想爸爸了。“孩子就在过年时见了爸爸一面,好几个月没见面了,她哭着找爸爸。”杨伟妻子说。妻女到了西安,杨伟也仅抽了一天陪伴了许久不见的家人。在此之前,他在西安已经待了2年。

  AG600征名啦 万元大奖等你来

  为了给AG600取个响亮的名字,目前中航通飞已经发起向社会征名活动,截至10月31日前关注中航工业通飞微信(caiga2013),直接回复“姓名+联系电话+为AG600的命名”;或将“姓名+联系电话+为AG600的命名”发送至tongfeinews@163.com。征名结果将在11月举办的中国航展期间对外发布,最佳昵称命名者可获万元奖金。你的创意或许会伴着AG600载入我国航空史册,同时抱走万元大奖。(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陈治家 通讯员郭爽)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