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李开斌:高原水稻第一“育种人”
//www.workercn.cn2017-06-1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开斌:高原水稻第一“育种人”

中工网记者 陈昌云 黄榆

  李开斌,云南楚雄州农科所水稻育种栽培站站长。40年来,他从事着一个单一的工作——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

  农科所工会主席赵廷龙用简单的几句话,就把李开斌40年的农科人生涯概括了,“他先后主持育成经云南省审定合格的‘楚粳系列’水稻品种27个,‘十一五’以来,育成了云南省仅有的两个超级稻品种‘楚粳27号’和‘楚粳28号’,实现了云南省超级稻品种‘零’的突破。”

  水稻品种“零”的突破,带来了云南、西藏、贵州、四川等高海拔地区水稻增产丰收。

  据悉,2015年“楚粳28号”在云南省推广种植220万亩,创造了粳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也就是在这年,李开斌选育的“楚粳系列”品种累计推广种植6227.61万亩,增产稻谷39.78亿公斤,使农民实现增收89.92亿元。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经历过、也见到过很多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水稻,亩产最多100公斤左右,吃不饱饭。后来有机会读农校,就想搞水稻稻种选育,毕业分配到州农科所研究水稻品种后,便一头扎进了这个行当。”

  李开斌的工作有个特点,就是身兼二任——农科人与老农。

  如果说,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专注、耐心、严谨,求完美、重细节、淡名利”,那么,李开斌正好用40年的奋斗历程诠释了这种精神。一个新稻种的育成至少要七八年,这个过程中需要每天或行走在田野,或俯身实验田中,耐不住寂寞、做不到专注是不可能成功的。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是3000年前的中国古人对粮食丰赡与否与社会和睦稳定之间关系的精确评价。李开斌从事水稻品种培育的初心,便是建立在“烝民乃粒”之上,也就是要让百姓粮食余饶。凭着这种朴素的认知,他在水稻新品种培育事业上40年不辍。

  作为农科专家,李开斌深知,稻种的复杂性在于它本身会退化,一个新品种的诞生绝不意味着能一劳永逸。此外,目前他研究出的稻种百亩平均产量已经过吨,再往前就很艰难了。这些,预示着李开斌的前路是无数峙立的“珠峰”,不能停止攀登的脚步。

  2010年6月,李开斌被告知长了脑瘤,开颅摘除后,他稍微复元,又返回到选种田。

  2015年9月,李开斌颈椎上长了一个压迫神经的肿瘤,手术后虚弱得难以俯身试验田,但他仍然心系稻种培育,同事来看望时,他的问题始终是“杂交做完没有”“秧苗长势如何”。

  1560年,一位瑞士钟表匠参观了埃及金字塔后断言,金字塔不是什么奴隶建造的,他的看法是,“因为带着仇恨的人不可能建造出如此精美的塔来,相反,只有内心充满爱的人,才能创造出美的作品。”

  从这个观点审视李开斌,或许才能诠释他40年坚持培育稻种最真切的心理动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