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夏昭炎:“赤脚教授”回乡躬耕“文化田”(图)
//www.workercn.cn2016-06-27来源: 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4 鼓励和关心每一个孩子

  看到一些寒门学子上学不易,他提出修缮夏家祠堂,并设立高桥奖学基金。

  “没事设立奖学金做什么?”基金开始设立时,有些人不太理解,夏昭炎就把夏家祖先早年为鼓励族人读书设立读书津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大家听了深为感动。夏昭炎把自己这些年获得“书香家庭”“感动株洲十大人物”等奖项的奖金全捐了出来。他说:“如今我们是一个大家,设奖学基金就是为了鼓励所有的娃娃成才、有出息。”

  几年来,基金会已经奖励了15名学生,其中研究生4名。一位受助大学生特意写信给夏昭炎:“钱虽不多,对我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教授对我们的一种精神传承。”

  村里出息的孩子越来越多,村民们也渐渐感受到了基金的作用。今年春节,在外务工的村民们回乡聚会联谊时,特意集体为基金捐了一笔款。

  在夏昭炎眼里,没有坏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和关心。村里有个叫夏舟的孩子,本来学习一直不错,高中时突然自暴自弃,不想读书。夏昭炎知道后,自己跑到学校去找班主任、校长,一起千方百计做好思想工作。夏舟重振旗鼓,刻苦读书,考取了本科院校。他说:“没有夏老师,就没有我的现在。”

  如今,夏昭炎忙完公共事务之余,也种菜养花,坚持散步、阅读,怡然自得。虽曾与死神擦肩而过,而今年近耄耋,他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逢人便说:“我感觉我的病完全好了,我们种的是文化,收获的是健康。”曾经的同事、现任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罗伟雄听闻夏昭炎的事迹,发出感叹:“病魔不知何处去,夏公依旧笑春风。”

  ■众说新乡贤

  “回到了家乡,

  是乡里的先生”

  在我眼里,父亲是一个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人,他很喜欢和年轻人、小孩待在一起,又是个热心肠。所以回乡后他做的这些事,我和两个弟弟都不觉得意外,也从不加以劝阻,因为这是他乐意去做的事情啊!父亲做这些事情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生发,他做得不累,而且很开心,作为子女,我们深受感染也非常支持。现在,我们都教育自己的孩子多学学爷爷的“热心肠”。

  ——夏昭炎大女儿夏于林

  夏昭炎夫妇心地善良,没有一点城里人的架子,也从不以教授自居。天气好的傍晚,夏教授总喜欢散散步,沿着修好的水泥路一路走,碰到在地里干活的人,或是干完活回家的人,夏教授都喜欢和他们聊一聊,民风民俗,家长里短。正因为这样,大家都把他当自己人,有什么事愿意听他的。有事他都做在前头,修路、种树、捐钱,村里或族里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也总是积极谋划、解决,比我这个族长都做得好。夏教授也是我们的“族长”。

  ——夏家宗祠负责人夏冬初

  在我眼里,夏昭炎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前云南有个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回乡种树木,绿化荒山,造福百姓;如今我们村里有个大学教授退休回乡“种文化”,夏昭炎就是我们身边的“杨善洲”。高桥组比起其他村组来说,打麻将的少了,干正经事的多了,大家茶余饭后都来看书和锻炼,更可贵的是邻里和睦、身体健康。村里有什么需要决策的,或者乡亲们家里有点什么事的,都喜欢来征求夏昭炎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都很尊敬他。

  ——谭家垅村支部书记夏耀宗

  夏老师是一个可爱和纯粹的人。他刚回乡时,我还在县里读中学。放假回家,夏老师总会叫我去他的书房看书,还经常给我推荐书籍。他经常对我说:“读书人,文以载道,行以济世。”夏老师还组织村里成立高桥四美奖学金,我后来考上研究生的时候,也拿到了奖金,300元,不多,但觉得很光荣。我去外地上学后,夏老师经常发短信鼓励我,有时仅仅是短短的一句“兰香,努力”。后来夏老师和杨老师办了假期学校,我看着他们在做,自己也被感染,就主动申请来教英语课。看到他们认真仔细地组织课堂,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我非常感动。尽管他们脸上爬满皱纹,是老人,但在我的心里,他们是非常强大的人,平凡中不乏伟大。我要更努力,更优秀,变成和夏老师杨老师一样强大的人。

  ——谭家垅籍大学生夏兰香

  从大学校园到家乡农村,从带薪工作到志愿服务,从教授大学生到教授农民,夏昭炎完成了退休之后人生的“三个转变”,既是他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琳

  夏昭炎教授之前是城里的先生,现在回到了家乡,是乡里的先生。虽然位置不一样,但夏教授过得更开心了。人民生活的内容要丰富起来,其实真的缺不了这样的“乡间先生”。

  ——著名主持人李咏

  ■采访手札

  “文化人”

  也是实干家

  余蓉

  “乡村”是很多人的故土和家园,叶落归根也是很多游子的渴望。是以,夏昭炎罹患胃癌,手术出院后选择回乡休养,一点也不出人意料。

  令人意外的是,一个退了休的教授,本是为休养病体而回,理应天高水长、东篱南山地过日子,但他偏偏要扛起锄头去修路、种树,偏偏要不顾质疑去修缮祠堂、设立奖学基金,偏偏要自己掏钱出力办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少儿假期学校……

  “读书人,文以载道,行以济世。”这是夏昭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选择做这些事情的原因。他告诉记者,家乡美不应该只有环境美,如果住在这里的人除了干活就是打牌,整天无所事事,那住在再美的房子里日子过得也不算美。“美丽乡村,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建设。这方面我理应出份力。”

  夏昭炎不仅是个“文化人”,还是一个实干家,他用行动来推动自己的理想,而且还发动自己的夫人行动,发动自己的学生行动,发动镇中学行动,发动全体村民行动,让周围的乡亲都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都来体会精神文明带来的福利和欢乐。

  许多人的热情也许只有三分钟,但夏昭炎却默默地坚持了12年,同自己的教书事业一样,他把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当成自己现在的事业来做。拿钱修路时他还身负债务,但他没有犹豫;办文化活动中心,需要四处筹集物资时,他没有退缩;每年暑假给孩子办假期学校安排活动,他更没有厌倦,还乐此不疲。

  如今,文化活动中心成了村民们的“幸福院”。夏昭炎自己的身体也恢复健康,神采奕奕。他说,这是因为做这些事让他精神愉悦、满足,哪里会觉得累。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更多的夏昭炎,需要几代人、无数人共同的努力才能打造。夏昭炎的眼光是长远的,他更加注重对村里留守孩子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寒门学子的帮助。可以想见,当这些孩子们长大,有关故乡的美好记忆,将融入血液,在他们身上永远流传。(记者 余蓉 通讯员 邹平辉)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