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夏昭炎:“赤脚教授”回乡躬耕“文化田”(图)
//www.workercn.cn2016-06-27来源: 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夏昭炎 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人物档案

  夏昭炎,男,中共党员,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退休教授。1935年出生于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南田陇高桥。1950年考取了衡阳军分区军政干部学校,参军入伍,1955年转业到地方,1956年考上了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从事中学教育和理论宣传工作。1979年先后到湘潭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大学任教,从事文艺学、文艺美学研究。2004年5月退休,定居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至今。

  在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提起夏昭炎,村民们都很敬重。不仅仅因为夏教授是当年村里考上大学的“状元郎”,之后又成为湖南科技大学教授,更因为他退休后回归家乡,没有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而是事事牵头,尽己所能造福桑梓。

  今年是夏昭炎回乡的第12个年头。12年前,夏昭炎罹患胃癌,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躺在病床上,他格外想念家乡。手术后他拒绝儿女留他在城市休养,和老伴杨莲金回到了家乡。

  有人调侃他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夏昭炎却说:“现在的农村,我有好多都不懂,别人说我是教授,其实我是来‘受教’的。”

  望着田野,听着蛙鸣,夏昭炎有“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快意。他喜欢打着赤脚、戴着草帽走在田间小路上。谁家插秧,他还上前帮上一把,裤腿上沾满湿润的泥。乡亲们叫他“赤脚教授”。

  家乡更美了,一幢幢小楼砌起来、水泥路也四通八达。然而村里的文化生活依旧贫乏,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只有打牌、或者看打牌。

  “乡村也应当有自己的文化氛围,城里有‘文化’,我的家乡也要有。”12年来,夏昭炎做回了“耕夫”,他不种稻田“种文化”,为乡亲们耕种出一片“文化田”。

   1 修好路、多种树,家乡更美了

  5月夏初,和风细雨中,记者来到了谭家垅这个小村庄。

  进了村,是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沿着其中的一条,我们直接开车开到了夏昭炎家门口。这是一幢二层小楼,绿阴丛中,朴雅明净。屋后是一座山丘,一片松树林子郁郁葱葱,青翠叠岱。家门前一块坪地,坪地之外是一汪被树包围的稻田,一湾江水逶迤而过。

  2004年夏昭炎刚搬进来时,家门口还是一条黄土坡路,凹凸不平,不能行车。因为以前村民大量开荒扩地,村子里的树也很稀疏,望出去满眼黄土。

  夏昭炎四处打听,了解到路一直没修是因为有两户邻里之间闹矛盾。他主动揽事,和当时的村民组长走家串户去做工作,把大家召集起来到自己家里来开会:“路不通,大家都没有出路,别人都有宽阔的道路,我们也要把路修起来。”

  修路的30吨水泥,是夏昭炎跑到县城里去争取过来的,他发动乡亲们集资集了3万多元,自己掏了8000多元。当时,他还因为治病欠了6万多元账。

  路修好了,他又扛起锄头带头和老伴去种树。在他的带动下,高桥组植树热情高涨。后来,连隔壁组杨家里组都来找夏昭炎要树苗去种。如今村里树木与稻田交错成趣,生态和谐。

  “没有夏教授带头,我们这里没现在这么好。去年,夏教授又请领导给我们在江上修了一座新桥。”村民夏春初告诉记者,家乡变美了,大家都很开心,闹矛盾的那两户邻里又来往了。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