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溜索法官”深山送法记:“法官多跑路,群众才能少跑路”
//www.workercn.cn2016-05-09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程政清的家人和王威的家庭

  程政清是第三人民法庭的庭长,也是庭里最年长的人,今年33岁,结了婚,有个一岁多的女儿。王威是第三人民法庭的书记员,也是庭里最年小的人,刚刚25岁,还没有女朋友。

  程政清已经在兴隆镇工作了10年,兴隆镇是他名副其实的家。此外,他还有两个家,一个是位于奉节县城的家,住着他的妻子。另一个是位于隔壁万州区的家,住着他的父母和孩子。

  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第一个家里,却很少回另外两个家。三年来,第三人民法庭每年要受理1000多件案子,三名审判员平均处理300多个,平均每天处理一个,加班是常态。

  为了防止突发情况,庭里还安排周末值班。五个人,两人一班,基本上每两周就要轮一次,程政清半个月才能回家一回。由于他的妻子是医生,有时候一天要上24小时的班,所以回家还不一定能见上妻子。

  “和孩子见面的机会更少,我们都没时间带,就放到了父母那,现在孩子一岁多,刚学会走,刚会喊爸爸妈妈,没事的时候就想她,但是没有办法。”程政清说,他在这里工作的时间最长,要给这些年轻人做好表率。

  相比于程政清的练达和稳重,“90后”王威是庭里最活泼的一个。他一会儿给这个起外号,一会儿给那个开玩笑,人到哪里,笑声就跟着到了哪里。

  他是法官中的“富二代”。父亲在银行工作,母亲在电力公司工作,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自称是家里的“小皇帝”。正因为这样,很多人一直不理解,他为何会来到这个穷乡僻壤。

  “一开始被分到了这里,我也有点呆不住。”王威的嘴角露出浅浅的笑意,“主要是这个团队的氛围太好了,大家在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就像回到了大学。”

  提到大学,王威说自己的同学有的出了国,有的在大城市,就他来到了最基层。“很多人无法理解,但我觉得每天都很快乐,也很满足。”

  办公楼上的宿舍和厨房背后的菜地

  第三人民法庭是个四合院。办公楼和厨房面对面,办公楼上是宿舍。厨房背后是菜地。宿舍和菜地,占据了法官们大部分的闲暇时光。

  办公楼共有三层,下面两层是办公室,最上面一层是法官们的宿舍。晚上,庭里的3名审判员,1名书记员,1名法警就住在办公楼上的宿舍里。

  宿舍很窄,不足10平方米。一张小床、一张木桌、一个衣柜,是宿舍的全部家具。衣柜里,法官们的西服整整齐齐地挂着,无论天气多么寒冷,也无论天气多么炎热,他们总是穿着笔挺的西服走村入户。

  宿舍里,没有电视,连洗澡都要共用一个热水器。“像不像回到了大学?”王威毫不介意地说,晚上大家没事做,就探讨案情,所以大家对彼此的案件都比较熟悉,业务水平提高得也很快。

  相对于夜晚,白天的空闲时间好打发很多。厨房的背后,有一块斜坡上的菜地,除了一大片绿油油的小白菜,一小片玉米刚刚抽出嫩芽。

  “这是我和程庭长不久前种上的。”王威指着玉米苗说,这个菜园是我们的游乐园,大家空了的时候,就到里面翻翻地,种种菜,既放松了,也有菜吃了。

  正说着,做饭的大娘喊吃午饭了。餐桌上,一个炝炒小白菜,一个清炒蚕豆,一个烧白,一个小菜汤。5个人围在桌子前,吃得津津有味,很快盘子里就空空如也。

  法官们纷纷站起身来,一个个走回自己的办公室。他们很少午休,案子太多,他们中午也不得不加班处理。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