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张喜忠:从掏粪工到“中国好人”
//www.workercn.cn2016-02-1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人物点击】从掏粪工到“中国好人”

——记北京老兵保洁服务中心队长张喜忠

  通下水道,掏大粪,在现代都市,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工种消失了,或者看到这样的工作场景避之唯恐不及。而农民工张喜忠却像劳模时传祥一样,以一人脏换得万家净,让朴实执着、无私奉献的精神重新获得人们的认可和赞扬。

  一

  掏粪时工作环境的脏,超过人们的想象,在这样一个行业扎根,需要一种极坚韧的精神。

  张喜忠出生在太行山区一个贫困农村,身材魁梧,为人憨厚,干事执着。1984年,张喜忠从部队退伍后来北京打工,干过建筑,修过马路,捡过破烂,种过大棚菜;踏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饱尝了酸甜苦辣。

  1997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环境卫生意识的提高,张喜忠敏锐地意识到保洁服务的缺口很大,这是干事创业的极好机遇。张喜忠动了心,可不少亲戚朋友都劝他别做保洁服务,“通下水道,掏大粪,好说不好听呀!”大家的劝说,反而让张喜忠找到了当年在部队接受急难险重任务时的激情。

  2000年,张喜忠用东拼西凑的钱再加上多年积蓄,购买了一辆二手污水抽运车,开始了自己的掏粪生涯。夏季顶烈日,冬季冒严寒,遇到棘手的活儿,就爬进下水道,跳进化粪池,用手一点点掏。2008年奥运期间,奥运场馆附近的一个下水道堵塞了,张喜忠知道后立即组织人员奔赴现场,由于情况复杂,弄了一个小时都没有疏通。“不能再等了。”张喜忠边说边戴上防毒面具,跳了下去。没多长时间,张喜忠就被人拉了上来,原来尽管有防毒面具,他还是被呛得晕了过去。过了好一会儿,他醒了过来,却说:“我了解下面的情况,还是让我下去。”最后,硬是靠着一股拼劲,来来回回上下好几次才打通了。

  就是靠着这股实诚劲,张喜忠从最初一个人干到了如今有50多名农民工的保洁队伍,拥有了5辆环卫抽运车、1辆应急排水作业车、2辆高压清洗管道车及化粪池清掏的专业设备。到目前为止,保洁业务遍及北京市各社区、大型宾馆饭店、部队等单位。

  二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张喜忠于5月14日赶到重灾区都江堰,和部队官兵一道投入紧张的抗震救灾中。年近五旬的张喜忠和军人一起,一次次钻进废墟危楼,用镐刨,用锹挖,甚至用手扒,从堆积如山的砖头瓦块中寻找生命的希望。5月15日上午,一座坍塌的5层楼房下发现幸存者,可是满眼废墟,不知从何处下手,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张喜忠挺身而出,说: “必须挖开一条生命通道,俺的工作就是钻下水道,让俺探路吧。”他蜷缩起健壮高大的身躯,在水泥构件坍塌形成的狭小空间里爬进爬出,不间断地往返10多个来回,胳膊和双腿被钢筋铁丝划出了道道血印,血水和着雨水、汗水浸透了衣服,在废墟中抢救出6名幸存者。

  在奥运会比赛期间,张喜忠的保洁中心作为奥运志愿者服务队,承担了奥运场馆周边的全部管道疏通和排水作业,在庆祝共和国成立60周年活动中,中心还作为环卫志愿者免费在天安门和长安街周围监控和疏通管道,抽运活动厕所的粪便,受到了北京环卫集团的好评。张喜忠的无私奉献,注释了老兵加农民工的中原文化本色。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张喜忠组织北京河南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奔赴海淀区、十渡游览区等地进行管道疏通及排水作业、清淤等抢险救灾作业,排水3000立方米,疏通管道4000米,清淤500平方米,抢救转运物资10万余元。

  张喜忠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北京市劳模、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

  三

  张喜忠自身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时刻记挂千里之外依然贫困的父老乡亲。

  张喜忠在家乡农忙季节,组织员工租赁各种机械 ,免费为老党员,军烈属,贫困户,残疾人及顾不上回家收秋种麦的农民工提供全方位服务。逢年过节,张喜忠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先后为家乡100多个特困户送去食用油和面粉,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都收到了新春祝福。张喜忠创业后不忘农民工兄弟,他先后帮助2000多农民工,300多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脱贫致富,500多名农民工在实践中学到一技之长,有的骨干致富后积极返乡创业,修路架桥,打机井,上项目,带领农民工脱贫致富奔小康,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多年来,张喜忠在北京坚持为街道、社区义务绿化,栽树种草,美化环境。常年坚持为海淀区田村路街道28个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军烈属、特困户家属以及福利院、敬老院免费疏通管道,清掏化粪池。(中工网记者 罗 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