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学者 · 名家-正文
马季先生的相声总是呈现一种时代精神(图)
//www.workercn.cn2017-09-28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羊肠小道难行走,相声提高难上难。”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主任、75岁高龄的常贵田深感相声提高的难度,但是,在现场观看了全部展演作品后,他对相声的未来有了信心:“今天大学生们创作出那么多题材广泛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相声发展的希望。这是对马季精神的传承──马季之所以成为马季,是他不断创新的结果。马季是相声的标杆,是相声艺术的代表,是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演员,他用幽默的语言在笑声中给人以启迪。”

  上海交大博士、新语相声俱乐部创办人李宏烨带原创作品参加展演,在谈到相声的传统与创新之间关系时他抛出自己的观点:“当你发现连大学生都不觉得你的相声好的时候,怎么去谈继承传统?现在大家不停地说老活、老活,但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相声到底是为谁而演?为市场。这个市场不仅仅局限于相声爱好者,而应该是大众。只要大家都觉得好,肯定都会过来看的。”

  来自清华大学的参展演员郝明茗和石羚认为:“大学相声社团应该两条腿走路,既要遵循传统的路数,又要学会创新的手法,可能这样对大学生相声的发展会更好一些。”

  天津市非遗文化保护协会会长、作家李志邦认为:“大学生的相

  声跟小剧场的相声一定是有区别的,大学生的相声不是大学生说相声,而是大学生要表演自己的生活,是对社会的引领,对社会观点的诠释。正因于此,马季先生的很多思想、理念,特别适用于大学生的相声创作。”

  马季先生不仅仅是新时代相声艺术的创新者,也是传统相声的传承者。他留下300多段成型的作品,其中有太多经典相声,都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他所有的相声技巧、包袱都是坚实的对传统相声的学习和继承。

  为充分发挥马季先生留给家乡宝坻的相声财富,将中国传统相声文化发扬光大,宝坻区此前还与中国曲艺家协会、天津师范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了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马季艺术研究会”;成立了“马家军相声艺术创研中心”;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了首届马季相声论坛,完成了中国曲艺艺术基金项目《马季相声艺术风格研究》。

  王谦祥 在舞台上曾有过三次忘词

  王谦祥,1948年出生于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大桃园,马季先生弟子,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舞台风格内在含蓄、格调清新。

  在“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的颁奖晚会上,王谦祥、李增瑞这对合作了57年“黄金组合”,再度表演了他们的经典作品《笑的探讨》。

  “我生在武清,李润杰就是我们村的,我们那个村就有业余剧团,能唱大戏,像《打渔杀家》,从小真是看了不知道多少次。”王谦祥从小喜欢看戏,不仅是因为村里的人爱唱戏,还因为他父亲就是戏迷。“我父亲在天津永安堂药铺,药铺的大门正对着中国大戏院,他一有机会就去看戏。”

  后来王谦祥随父母到了包头。1960年夏天,王谦祥父亲在北京有个朋友──唱小生的刘雪涛,听住街坊的赵士忠先生说起北京市曲艺团招收学员,他知道王谦祥喜欢相声,便写信让他来北京考试。

  这一年王谦祥12岁,他从包头来到北京,到位于前门小剧场的北京市曲艺团参加招生考试,演了一段相声《五哥放羊》,有说有唱,顺利过关。他几乎是最早的“文艺北漂”。“我没有北京户口,住宿舍,人家礼拜天能回家,我不能回。我就在北京曲艺团里长大,娶妻生子都是在一个宿舍里头。”

  在王谦祥的从艺过程中,有三次台上忘词的经历。“我们这行,在台上忘词的时候也有些办法,比如往后倒两句,或者往前倒一下,再接上。”但那三次忘词,王谦祥完全都是什么也想不起来了,最后也都是李增瑞给接了过去。

  反省之后,王谦祥发现,他的三次忘词,是因为每一次台下都坐着一位他最崇拜的老师,一次是苏文茂先生,一次是刘文亨先生,还有一次就是马季先生。

  幸运的是,王谦祥和李增瑞终于拜入马季先生门下,两人都了却了心愿。“我就觉得跟马季先生在一起,他说的话我们能领会到其中的意思,所以交流起来很容易。”王谦祥说。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