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八旬诗人郑愁予鼓浪屿聊诗歌(图)
//www.workercn.cn2016-10-24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补充阅读

  郑愁予对北京有另一番情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当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1933年出生在山东济南的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大陆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6岁时,他随父母离开北京,去往台湾。郑愁予告诉记者,他的祖父在清朝末年时去世,“他去世之前说,现在我们可以脱离单传了,原来我们家是八代单传,直到我祖父才打破只生一个男孩的规则,因为清朝就是想把郑家消灭掉,很多支都没有后人。”

  “我和别的诗人不太一样,因为我是个抗战儿童,我的童年一直在逃难,我看到侵略我们的人炸毁了铁桥,我们要步行,碰到马拉着炮车,撞了我,我就写了‘达达的马蹄’那句,到后来我长大了,这些事情在我的潜意识里都有着非常深的影响。”郑愁予说。

  郑愁予记得自己16岁时“从北平逃出来”的经历,内心“自然就渴望和平”。“我可不是生在什么书香世家,我家三百多年都是军人。”抗战时期郑愁予家里不少人在警界,二伯父在台儿庄当警察局长,“他正在训练八个县的民兵联合抗日,我们逃难从南京逃到他那里去。”

  1981年,中国作协邀请了郑愁予等8位在美国教书的作家和学者进行“破冰之旅”,第一站就是到北京,从16岁离开北京,时隔三十多年后,郑愁予回忆自己再次回到北京的感触。“我最爱的是北京的城墙,回去以后第一个感受就是城墙没有了,我不知道拆成那个样子了。”郑愁予说,小时候陪伴他的城墙和城楼、还有护城河,“护城河现在变成马路了,很宽,我小时候护城河水特别的清,因为是玉泉山的水,清澈的水上游着一群一群的鸭子,我们吃的北京烤鸭就是护城河上的白鸭子。”

  “那次在北京我还见到了北岛,那时他在中国作协的一个杂志做编辑,1981年的时候已经开放很多了,见了很多人。”郑愁予说,自己离开北京的时候走过一座桥,准备上飞机,“我突然就哭起来了,大声地哭,哭得痛不欲生,简直就难受得不得了,我们一起去的另外7个人都愣了,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我是真的憋不住了,到最后。”

  本报记者 陈梦溪 J226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